張問陶《出峽泊宜昌府》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張問陶
萬山回首太崚嶒,此日余生問最能。
送盡奇峰雙眼豁,江天空闊看彝陵。
乾隆五十七年(1792)冬,作者由四川取道長江攜眷赴京,在渡過長江三峽之后,船泊宜昌府(今湖北宜昌市),寫下了《山峽泊宜昌府》四首詩,這是其中一首。
長江出川之后,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過四川奉節縣,即入瞿塘峽、 巫峽, 過西陵峽后出峽, 三峽地區, 兩岸重巘疊嶂, 江面狹窄,水流湍急。至宜昌后,已進入平原地區,江面空闊,與峽中景象全然不同。詩的首句寫從宜昌回首西望,感到三峽中的萬重山峰太高峻了,令人不免心有余悸。次句就是寫這種后怕,今日所以能活著到宜昌全靠船工的技能了。“最能”指船工,詞出杜甫《最能行》詩。
三、四兩句,寫宜昌江天空闊的景象。“送盡奇峰”指離開了三峽,送走了三峽中的奇峰,進入平原地區,眼界開闊了。這時再看彝陵(即宜昌)感到江天空闊,江水平衍,兩岸平原,一望無際。
此詩將三峽之景與出峽后之景對比描寫,形象地描繪出兩種不同的景色及經行者的兩種不同的感覺,感受極為真切。
上一篇:朱彝尊《出居庸關》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張問陶《出棧》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