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出棧》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張問陶
馬嘶人語亂斜陽,漠漠連阡水稻香。
送險亭邊一回首,萬峰飛舞下陳倉。
張問陶的《出棧》詩有二首,記敘他出西安后,由陳倉而經大散關,過鳳縣、褒谷,直入漢中的路途所見。“棧”,即棧道,又稱閣道,在山巖險絕處架木為路。這里錄入的系其一。
黃昏屆至,行人匆匆奔走于道路,馬嘶人語,急著投宿,這個“亂”字,簡捷生動地表現出那種氣氛; 并暗扣題目中的“出”字,因為走過了艱難危險的棧道,來到較為平坦的路上,不必再那么小心警悚了,所以,情緒一下放松開來,況且又值薄暮,該到歇息時刻了,也就不象晨起初程的悠閑沉靜。第二句輕輕補入周圍景物的細致描寫。水田廣漠,中有縱橫小徑,處處彌漫著稻香,雖是平常習見的農家風光,卻給人以溫煦和美的感受,在鞍馬勞頓間領略到沿途觀賞,佳景次第過目的樂趣。故第三、四兩句承勢而下,再述亭邊回首,顧視來時所經者,但見夕陽垂地,紅霞映輝里,“萬峰飛舞”,不知不覺已下來陳倉棧道了。“飛舞” 一語,用以形容霞光閃耀中群山在眼前映現的視覺印象,及由此產生的心理錯覺,極為準確新穎,而這種主觀意識頗濃厚的表現,正是傳神之筆。“送險亭”,棧道終點處的亭子,因將離開險徑而入坦途,故名。“陳倉”,古縣名,秦置,歷代為關中至漢中的交通要沖,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這首小詩,清淺暢朗,繪聲、繪色、繪香,頗多流動天然之趣,寫景述事,亦無不曲折如意,雖沒有更深的含蘊,卻也象一闋即興賦成的樂歌似的,教人賞玩不已。
上一篇:張問陶《出峽泊宜昌府》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姚鼐《出池州》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