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景福《出嘉峪關》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裴景福
太華終南翠作屏,黃沙黑水萬重經。
春風楊柳三千里,一出長城不肯青。
作者是晚清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后任廣東南海縣知縣,頗有政績,以才略著稱于世。但因得罪上司,竟被以莫須有罪名逼罰萬金,并發配新疆。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到戍所。這首詩就是寫西征途中出嘉峪關時的所見所感,悲涼感慨,沉郁頓挫。
嘉峪關位于今甘肅嘉峪關市西、嘉峪山麓,是長城西端終點,明洪武五年(1372)置關。它依山而據,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沖。它也是中國西部關內與關外的分水嶺。一出關就到了另一個陌生荒僻的世界,迎接征人的將是千難萬險。詩人在西行出關之際,仿佛處于鬼門關的入口出,不禁顧后瞻前,油然而生英雄末路的萬端悲慨。
第一句“太華終南翠作屏”,寫詩人回顧關內景物——陜西境內的太華山、終南山兩座名山,那里生機盎然,綠樹蔥蘢,仿佛用翡翠作成的天然屏風。因為詩人此時對關內景物充滿了殷殷的眷戀之情,所以要極力夸飾太華、終南之美。如果不是被貶永戍新疆,在看慣嶺南風光的作者的眼中,太華、終南是不會被如此美化的。第二句“黃沙黑水萬重經”繼寫詩人所見嘉峪關一帶景物。詩人在另一首《過黑水沙漠至撫夷城》詩中曾云: “流沙穴地真成海,弱水滔天欲撼山。”這兩句就是具體描寫“黃沙黑水”之狀的。此處“黑水”即“弱水”,流經嘉峪關附近的沙漠地區,“萬重經”是形容沙流與溪流之多。“黃沙黑水”的景觀顯得荒涼空寂,已遠遜于“太華終南翠作屏” 了。詩人此時的心緒不能不轉為沉重。
第三句“春風楊柳三千里”總的回顧自己從廣東至此道路之漫長,但畢竟有“春風楊柳”相隨,尚可慰藉被謫戍之心境,而瞻望前程,則“一出長城不肯青” 了。這句是全詩畫龍點睛之筆。詩人以擬人手法創造出含蘊豐厚的新奇意象,曲折地反映了關外的寒冷荒涼,更表現了詩人心境亦將似楊柳枯萎,不會再有生氣了。王之渙《涼州詞》早云: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楊柳“一出長城不肯青”,亦是“春風不度嘉峪關”也,這里同樣寓有批評當權者對遠戍者的冷漠之意。
此詩采用鳥瞰的角度勾勒大景物,境界壯闊高遠,頗得杜甫七絕之神韻。
上一篇:徐蘭《出關》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林則徐《出嘉峪關感賦》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