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大德歌〕
春
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1),則見雙燕斗銜泥。
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綠楊堪系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2),瘦巖巖羞帶石榴花。
秋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3)。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冬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4)。瘦損江梅韻(5),那里是清江江上村?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解析】這是一組懷人的小令,寫的是一個女子懷念遠方情人的復雜心情。組詩以春夏秋冬為線索,正是民歌自然質樸的特征。
第一首寫春暮子歸啼叫,喚走了春光卻喚不回離人,其情慘淡。女主人公一日憔悴一日,心魂兒如柳絮一樣飄飛無定。魚雁未得捎書,眼見“雙燕斗銜泥”也引起她的羨慕與嫉妒。情與景揉合成為一體。第二首寫愛與恨的矛盾交織一處的復雜心情。“俏冤家”“綠楊系馬”句,傳神地表達出由愛而轉成恨的矛盾復雜心境,實是妙筆。“數對清風想念他”,多次對著清風,思念離人,神態描寫逼真。張敞為妻子畫眉,引起她的遐思。情人不在,羞于佩帶石榴花枝,心理描寫深刻。前兩首寫日思,第三首寫夜思。風雨的秋夜,深思無寐,即使變作陳摶也無法入眠,偏偏秋蟬兒與寒蛩也來湊熱鬧;細雨綿綿,徹夜不停,偏偏打在芭蕉葉上,芭蕉葉大,瀝瀝有聲,失眠人如何睡得著。秋風、細雨、秋蟬、寒蛩,這些景與聲一律襲擾著無寐的女主人公;其實是女主人公的無寐的靈魂注入到這芭蕉細雨、蟬鳴蛩叫之中,情景之交融密而不漏,實在是古典詩詞的非凡之筆。第四首寫冬季的景與情。女主人公神魂飄忽,身姿憔悴,冬季自不輕易出門。故云“雪紛紛,重掩門。”自是情理中的景況。女主人公身邊是雪,自然想到情人此時身邊也是雪。此地“瘦損了江梅韻”,是寓托自家減了精神;那么何處是“清江江上村”?哪里是情人今日棲身之所?這種懸念,又自然生出許多猜想。是旅途罹難,還是另有新歡?詩中妙就妙在未作答案,給讀者留有一個想象的余地。思來想去,不得其解,這才是“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上一篇:經典《〔南呂·玉交枝〕》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雙調·小圣樂〕驟雨打新荷》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