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婚別》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這首詩是一位新娘子的自白。在結婚的第二天,丈夫便因被征而赴前線。她一方面感嘆自己的命運不濟,另一方面她又鼓勵丈夫奔向前線。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戰亂和不合理的兵役給人民造成的苦難。
兔絲(又名菟絲子)依附在蓬上麻上,它的蔓兒自然不會長得長?!?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古詩十九首》其十四: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庇靡员扰又栏接谀凶印_@里接言閨女嫁給出征的人,還不如當初丟在路旁。用“兔絲”和“蓬麻”起興作比,表示自己的不幸,語極沉痛,怨意殊深,非只是“近于怨矣” (《說詩晬語》),與上引古詩的單純作比,也大不相同,浦起龍《讀杜心解》謂此四句“比體起,比體結,語出新人口,情緒紛而語言澀?!苯影司溆跀⑹轮泻??!敖Y發”,即成婚。按古禮,新婚男子,免役一年,如今暮婚晨別,既見軍情之急,更見兵役的殘酷。表示委婉反問的語氣。接云所去的地方雖說不遠(《無家別》亦有“雖從本州役”句),但是“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妾身”舊時女子謙稱自己。“姑嫜”,丈夫的母親和父親,俗稱公、婆。亦作“姑章”。清人楊倫《杜詩鏡銓》引夢弼曰: “婦人嫁三日,告廟上墳,謂之成婚?;槎Y既明,然后稱姑嫜,今嫁未成婚而別,故云‘未分明’云云?!边@幾句仍是訴說自己的怨苦,這些話只能對丈夫說,可是他眼看就要走了。
下面再回敘(亦稱倒敘)她未嫁時的情況。那時候父母讓我深藏閨房,不隨便拋頭露面。封建道德很重視“男女大防”,提及此事,表明自己是知禮的。接著說,如今嫁了你,“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是理所當然。這是封建社會夫權思想的反映,很合乎這個“知禮”的婦女的思想?!皻w”,古代謂女子出嫁?!半u狗”句用諺語?!钝拧芬Z曰: “嫁雞與之飛,嫁狗與之走。”以下又是沉痛陳詞:但是想到你將奔赴生死難卜的戰場,我真是痛斷肝腸,十分難受。我發誓想跟著你去,只怕這樣反而使你緊張不安,會添許多麻煩。“蒼黃”,也作蒼皇:匆忙急遽而慌張。蒲起龍《讀杜心解》以“此柔腸九回時”評上句,亦“沉痛迫中腸”意。
下面筆鋒一轉,變傾訴自身的痛苦而為勉勵丈夫從軍,勸他不要因為剛結婚惦記著家,應該努力當兵為國效勞,而婦人在軍中影響斗志,那會對士氣有所損傷——這是古代的迷信之說。接下來雖仍不無嗟怨的感情,但主要是對臨別的丈夫表示堅貞,可憐我這貧苦人家的女兒,多年來好不容易才做了這么些綾羅的衣裳(羅襦),如今也用不著了,當著你的面就脫下衣裳,洗掉臉上的脂粉吧。這樣寫既表示對丈夫的忠貞,也表示今后生活不會有什么歡樂了。最后如詩的開頭仍用比興手法:抬頭看天空里百鳥飛翔,不論大小都成雙成對??墒侨松蝗缫獾氖虑樘嗔?,我和你只有長久地相思了。“錯迕(wu)”,交錯,錯雜。
這首詩寫一對夫婦“暮婚晨告別”的慘劇,通過新婚女子的敘述,表現出她的沉痛深哀。但她善良堅貞而又識大體顧大局,惜別勸勉,真切如見。通過人物的復雜感情,也隱現出詩人憂國而又憂民的心理。仇兆鰲曰: “此詩,君字凡七見。君妻君床,聚之暫也。君行君往,別之速也。隨君,情之切也。對君,意之傷也。與君永望,志之貞且堅也。頻頻呼君,幾于一聲一淚?!?(《杜詩詳注》卷七)夏力恕曰: “無窮義理,無限節操,卻從新娘口中脫出,只此便是有唐樂府,臨陣歌之,可以激勵將士?!?(《杜詩增注》卷五)
上一篇:白居易《新豐折臂翁》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王建《新嫁娘詞(三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