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zhèn)成《東陽道中》金、元山水詩鑒賞
黃鎮(zhèn)成
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岸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黃鎮(zhèn)成是昭武(今甘肅臨澤)人,生平嘗歷覽楚漢名山,周流燕趙齊晉之墟,并浮海登補陀(今浙江普陀)。這首詩大約是他東陽(今浙江金華一帶)之行,作于旅途的紀景抒懷之作。
詩的開頭由所見景物寫出旅程之辛勞。“出谷”、“穿林”,概括了詩人一路行跡匆匆、穿山入林的情形。“蒼煙薄”,是穿越峽谷后的感受,山中霧氣濃重,走出谷口方覺煙霧輕薄; “白日斜”,是穿過樹林后的感受,林中枝葉茂密,遮光蔽日,走出叢林才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jīng)偏西。這里也間接點出詩中所寫景色的大致時間。“岸崩” 兩句的大意為:由于堤岸崩壞,詩人不得不曲折繞路而行,在前方林木疏落之處他終于欣喜地看到了住家的屋舍。詩的后四句轉寫這路邊小山村的秀麗景色。“碓”,水碓,是利用水力搗米的器具。野碓春水,山橋淺沙,通過一個“喧”字、一個“枕”,一動一靜,表現(xiàn)出這個村落既靜謐又充滿生氣的景象。這一景象是這位來自大西北的遠客所從未見過的,處處都令他感到新奇。在暮色中他遠看村前,竟將烏桕認作了迎寒早放的梅花。這誤認,表現(xiàn)出詩人對此新地既生疏又好奇的心情。
全詩淡筆素描如畫,入詩的景物一派輕淡、閑適的氣象,自然中隱含著樸素的村野生活的愉悅氣氛。景物的先后出現(xiàn),依行程所見為序; 動靜景觀,皆依感受為是。詩中的諸多景物,皆因詩人愉快、新奇的心情連接在 一起,在輕快的筆調中,形象地表現(xiàn)出旅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心不暇思的情形。
上一篇:梅堯臣《東溪》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白《東魯門泛舟》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