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文學的創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靈感,則我的作品之中, 只有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
這書中的對象,是我摯愛恩慈的母親。她是最初也是最后我所戀慕的一個人,我提筆的時候,總有她的顰眉或笑臉, 涌現在我的眼前。她的愛,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擔負別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記自己的痛苦。生命中的經驗,漸漸加增,我也漸漸的擷到了生命花叢中的尖刺。在一切軀殼和靈魂的美麗芬芳的誘惑之中,我受盡了情感的顛簸:而“到底為誰活著”的觀念,也日益明了……
感謝上帝,在我最初一靈不昧的入世之日, 已予我以心靈永久的皈依和寄托——
我無有話說,人生就是人生!母親付予了我以靈魂和肉體,我就以我的靈肉來探索人生。以往的試驗探索的結果,使我寫寄了小朋友這些書信。這書中有幼稚的歡樂,也有天真的眼淚!
年來筆下銷沉多了,然而我覺得那抒寫的情緒,總是不絕如縷,乙乙欲抽——記得1924年的初春, 在沙穰青山的病榻上, 背倚著樓欄癡望:正是山雨欲來時候, 濕風四起,風片中挾帶著新草的濃香。黑云飛聚,壓蓋得樓前的層山疊嶂, 浮起了艷艷的綠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 萬縷霞光, 燦穿四射, 影滿大地! 我那時神悚目奪, 瞿然驚悅,我在預覺得這場風雨后芳馨濃郁的春光!
小朋友! 朗潤園池中春冰已泮, 而我懷仍結!在這如結久蘊的情懷之后,我似乎也覺著筆下來歸的隱隱的春光。我在墻頭小山上徐步,土濕如膏, 西望玉泉山上的塔, 和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排云殿等等都隱在濃霧之中, 而濃霧卻遮不住那叢樹枝頭嫩黃的生意,春天來了!
小朋友,冰心應許你在這一春中,再報告你們些幼稚的歡樂,天真的眼淚,雖然她也怕在生命花刺漸漸握滿之后,歡笑不成,眼淚不落……
小朋友,記取,春天來了!
1927年3月20日朗潤園
(原載《冰心散文集》,北新書局1932年版)
賞析 《寄小讀者》是冰心的散文集,是冰心離開北平經上海赴美留學期間用書信形式寫的通訊,共29篇(另有《山中雜記》10則),寫于1923年至1924年。它在描寫“花的生活,水的生活,云的生活”的同時,盡情地抒發了對祖國、對母親和親友們的深切懷念,尤其以最大的熱情歌頌了母愛。文筆輕倩柔婉,語言清雋流麗,描寫富有詩意,在廣大讀者中有著很大的影響。
《〈寄小讀者〉四版自序》以精煉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寄小讀者》的主要內容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態。自序中說: “這書中的對象,是我摯愛恩慈的母親。”這是對全書主要內容的簡明概括。在《寄小讀者》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母親,歌頌了母愛。例如:“只有普天下的母親的愛,或隱或顯,或出或沒,不論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靈的度量衡來推測:我的母親對于我,你的母親對于你,她和他的母親對于她和他,她們的愛是一般的長闊高深,分毫都不差減。”(通訊十)“這樣深濃,這樣沉摯,開天辟地的愛情啊!愿普天下一切有知,都來頌贊。”(通訊十二)由這些句段可以明顯看出,冰心以極大熱情歌頌了母愛范圍的普遍和程度的深濃。冰心還在通訊中強調了母愛的巨大力量。她說:“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地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愛著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也更愛了天下的母親。” “世界就是這樣建造起來的!”(通訊十)她的邏輯是,天下的母親都愛自己的兒女,并愛別人的兒女;天下的孩子都愛自己的母親,并愛別人的母親。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人人相愛相親的美好世界。
在自序中冰心還具體地說明了母親的愛力在她身上發揮的作用。她說:“她的愛,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擔負別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記自己的痛苦。”“到底為誰活著”的觀念,也日益明了。“母親付予了我以靈魂和肉體,我就以我的靈肉來探索人生。”這些話的意思是,母愛使她產生關心別人同情別人的品德;母愛使她樹立了為民眾活著的觀念;母愛使她產生了為改變苦難眾生的命運而探索道路的精神。自序中說:“以往探索的結果,使我寫寄了小朋友的這些書信。”《寄小讀者》的中心內容是歌頌母愛的,是宣揚母愛、童真、自然三者組成的“愛的哲學”的,所以可以說,通過母愛來解除世界上一切痛苦,便是她探索的結果。冰心對人生問題積極探索精神是可貴的,她的這種探索是與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苦難眾生的同情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義。但是,她所提倡的“愛的哲學”,是超階級的,想通過它來解除人們的苦難命運,改造社會,是一種幻想。后來她自己曾批評自己:“一貫宣揚的超階級的‘母愛’,是決解除不了世界上的痛苦的。”
冰心在自序中也表明了繼續為小朋友寫作的愿望和對未來社會的希望和信心。她說:“年來筆下銷沉多了,然而我覺得那抒寫的情緒,總是不絕如縷, 乙乙欲抽。”“在這如結久蘊的情懷之后,我似乎也覺得筆下來歸的隱隱春光。”這些話,是冰心創作欲望和思想狀態的生動寫照。冰心是在1926年北伐戰爭的炮火聲中回國的,國內激烈的階級斗爭,對她的超階級的“愛的哲學”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她感到“愛的哲學”難以行通,但又不能放棄, 思想上無所適從。因此,在一段時間里,作品較少, “筆下銷沉多了”。然而,她是不甘沉淪消沉的。在北伐戰爭的鼓舞和影響下,她要繼續探索人生之路,要繼續為小朋友們寫作。她深信理想社會的春天,創作的春天的來臨, 已經為期不遠了,現在已經嗅到了春天的氣息。
這篇序文在藝術上有著顯著特點。第一,在語言方面,談心式的語調與清新典雅的書面語句的和諧統一。它是給小朋友的書信,又好像是直接和小朋友們面對面談心。文中多處用呼告的手法,直呼著“小朋友”展開對客觀情景和主觀感情的描述;有的段落雖不用呼告手法,但也借助一些口語化的句式或表達感情的虛詞、標點等造成談心的語調,如:“……我的作品之中,只有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年來筆下銷沉多了。”這樣的句子都像是面對讀者娓娓談心,使人感到親切自然。從另一方面看,作者所用的詞語多是典雅的。如:“生命中的經驗,漸漸加增,我也漸漸擷到了生命花叢中的尖刺。”“黑云飛聚,壓蓋得樓前的層山疊嶂,浮起了艷艷的綠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萬縷霞光,燦穿四射,影滿大地!”這樣的句子融進了文言詞匯,典雅清新, 自然和諧。作者這樣將談心的語調與文言詞匯的交融,顯示出很高的語言表達功力。第二,各種表達方式的有機結合。序文對各種表達方式的運用非常靈活。在介紹《寄小讀者》的內容時,主要采用說明和議論。其中有不少語句很富有哲理性,意蘊深刻,耐人尋味。在表明自己的寫作欲望時,則主要是運用敘述和描寫。作者精心營造了冬末春初的生動畫面,暗示著未來的美好情景。使文章詩意蔥蘢,雋美動人。作者這樣巧妙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文章變化多彩,搖曳生姿。這篇序文,堪稱優美的散文,值得認真品賞。
上一篇:《官場現形記》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寒夜》后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