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壽臣臉譜集》的出版,是一樁十分可喜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還沒有這樣一部論述勾臉的系統性的著作。
在京劇花臉演員里,郝壽臣老先生不但是最年長的一位杰出的表演藝術家和戲劇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在繼承京劇花臉表演藝術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革新的創造性工作,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形成一個甚為觀眾喜愛的流派,培養出來許多后繼人才。他的革新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唱念聲腔、表情動作、服裝扮相以及編排新劇等都表現出獨創的特色來;尤其在勾臉藝術上,貢獻更多。就繼承傳統方面來看,他糅合許多前輩藝術家的譜法和筆法,做了去蕪存精的工作;就革新方面來看,他改變了許多譜法(如魯智深),又從而創造了許多譜法(如荊軻), 豐富了京劇花臉的藝術內容。他在勾臉上所采取的手法,極為和現實主義方法相近。他反對簡單的自然主義手法,更不贊成駁雜的形式主義手法。在許多譜法里談到的勾臉體會,都表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這是很可貴的。因此,這部書的出版價值,就不只是為傳授經驗和教學指導, 當然,這也是很重要的;郝老先生無私地把60多年勾臉的經驗方法做出系統的分析,詳盡的解釋公開出來,正說明了他對于新社會的認識, 對于黨和政府的感激。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他的嚴肅認真、革新創造的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戲劇藝術推向空前繁榮的境界,來為勞動人民更好地服務。
1961年7月9日
(《郝壽臣臉譜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年11月第一版。)
賞析 1962年,《郝壽臣臉譜集》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郝壽臣先生在這部書中,對勾繪臉譜的方法,作了系統的分析、詳盡的解釋,可謂集其60余年的臉譜藝術之大成。我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為此書撰寫了序言。
臉譜,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尤其是京劇凈角扮演的各種人物,基本上都已形成了特定的譜式和色彩。所以,不為傳統框架束縛,對臉譜進行改革和創新,是極需要膽識的——以郝壽臣在臉譜藝術上的創新為著眼點,梅先生在這部臉譜集的序言中,充分肯定了郝壽臣先生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所秉承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革新創造精神。以平實、質樸、誠摯的語言,由衷地表達了對這位京劇凈行演員里“最年長的一位杰出表演藝術家和戲劇教育家”的尊重與贊賞。
著名戲劇評論家徐城北說:“京劇就是以主要演員(即名伶個人)的唱、念、做、打為中心的戲曲形式”,故“翻開京劇史,幾乎都是名伶的名字”(《梨園雅俗談·名字就有戲》,1997年中國書店出版)。“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自不必說,有“活孟德”之譽的郝壽臣,在20世紀初,也曾與金少山、侯喜瑞并稱“凈行三杰”。所以,梅、郝兩人都是當年梨園界聲名顯赫的人物。“名旦”與“名凈”多年的藝術合作,更有珠聯璧合之喻。而今,我們回顧當年群星璀璨的京劇舞臺,所有名伶幾乎無一不是在繼承傳統、打下堅實功底的基礎上,勤于探索、銳意改革而有所創造、發展,并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大放異彩的。分別創立了“梅派”和“郝派”的梅蘭芳和郝壽臣,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代名凈郝壽臣68年的舞臺生涯中,主演過《野豬林》、《盜御馬》、《法門寺》、《除三害》、《火牛陣》、《紅逼宮》、《李逵探母》、《戰長沙》等200多個劇目,扮演過曹操、魯智深、張飛、李逵、周處、牛皋等160多個主要人物,個個形象鮮明、極少雷同。表演上,他將“銅錘花臉”與“架子花臉”融于一身,既豐富和發展了花臉表演藝術,又拓寬了花臉行當的劇目。他的唱念韻味渾厚,功架結實凝練,并在臉譜上有許多創新。我們在京劇舞臺上看到的《野豬林》中的魯智深,是這樣一副形象:臉譜是“螳螂眉”、“和尚眼”、“粉紅雙頰”,扮相上袒胸露腹。這就是他的首創,以后無論誰扮演魯智深,都是這個扮相。
應當說,正是基于梅、郝二人在京劇藝術改革探索方面所產生的共識,梅蘭芳先生撰寫的序言,才會對郝壽臣的臉譜藝術分析、闡述得如此深刻、全面而又極富真知灼見。也正因如此,作為一部臉譜集的序言,梅先生的文章雖然是從臉譜起筆,以臉譜為著眼點,卻又并未僅僅局限于此。而是將郝壽臣在臉譜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作為了他多年藝術生涯中所秉承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革新探索精神的一個特例。這樣,無疑更有助于人們認識和了解《郝壽臣臉譜集》的出版,對于京劇藝術的發展以及“更多地學習他(郝壽臣)的嚴肅認真、革新創造精神”而“把戲劇藝術推向空前繁榮的境界”的意義。
令人嘆息的是:梅蘭芳與郝壽臣,這兩位京劇舞臺上的巨星,都于1961年先后殞落,第二年《郝壽臣臉譜集》才出版問世。然而, “斯人已作古,風范永留存”——這部凝結了兩位藝術大師心血和友誼的著作,成為流傳后世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上一篇:《趙氏詩錄》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酒箴》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