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折元禮
從軍舟中作
地雄河岳,疆分韓晉,潼關高壓秦頭。山倚斷霞,江吞絕壁,野煙縈帶滄洲。虎旆擁貔貅。看陣云截岸,霜氣橫秋。千雉嚴城,五更殘角、月如鉤。
西風曉入貂裘,恨儒冠誤我,卻羨兜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將,賀蘭烽火新收。天外岳蓮樓。想斷云橫曉,誰識歸舟? 剩著黃金換酒,羯鼓醉涼州。
〔貔(pi)貅(xiu)〕猛獸名。這里形容軍威之雄壯。〔雉〕又稱雉堞,指城上女墻。〔兜鍪(mou)〕頭盔。〔六郡〕指古時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這里多出名將。〔三明〕指后漢時的段紀明、皇甫威明、張然明三人,被人們譽為“涼州三明”。〔岳蓮樓〕舊址在華山附近,今已不存。
這首詞是作者隨從軍舟在黃河中行進路過潼關時的所見所感。作者本為儒冠,“卻羨兜鍪”。況且身居“虎旆擁貔貅”的軍旅之中,故而面對眼前景物,所感自是另一番情緒。
詞的上半闋敘述潼關一帶的軍事形勢和自然景色,后半闋則專在抒情。作者以“地雄”三句寫潼關的軍事地位為起句。首言其自然形勢是雄據于黃河、華岳之間,次言其地域為韓晉之要沖,最后言其軍事地位居高臨下,直壓秦的東部邊境。這里講地域沿用戰國七雄的韓、晉、秦的古稱,足以證明其地古來即為軍事要地。“山倚”以下的描寫是作者所目見。沿河遠望是倚天沒云的奇峰和拍崖吞壁的驚濤,那渺如滄洲的水濱被縷縷野煙繚繞。眼前則是虎旗招展,軍容威嚴的排排戰船。接著作者又以一“看”字承上啟下,將我們的目光引向對岸的潼關城。陣陣寒云籠罩著堤岸,凜凜白霜布滿了秋林,在這曉風殘月之時,那五更的鼓角又從重重雉堞的城墻里傳來。這一切不能不引起作者在后面所發的種種感慨。過片承上面的凄涼景況,以“西風曉入貂裘”引入自身的感慨。以下二句用“儒冠”與“兜鍪”相對,“恨”與“羨”相比,透露了作者投筆從戎之念。而“六郡”三句則承羨慕兜鍪,以歷史上多出名將的六郡少年,聞名一時的“涼州三明”一般的老將,借指全國將士。又以“新收”之賀蘭山烽火言西部邊境戰爭的勝利。以上幾句寫出浮動于作者心際的激烈壯懷。但使作者又冷靜地回到現實中來的,是那“天外岳蓮樓”。這時隱時現于天外的華岳樓臺,使他不禁想起這斷云橫曉之際,有誰在等待著自己的歸舟呢?這里拆用謝靈運“天際識歸舟”的詩句嵌入自己的塊壘,極盡點化之妙。結尾“剩著黃金換酒”一句,用《晉書·阮孚傳》中“以金貂換酒”千金一擲的故事。“羯鼓醉涼州”又含“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之意。作者這里竭盡跌蕩頓挫之筆,將滿腹郁勃憤懣之氣透露出來。
這首詞上半闋全在寫景。由于作者身在軍旅,且有馳騁沙場之志,故而其筆下的山河城闕,兵戎軍陣皆雄奇悲壯,所謂“景語皆情語”。后半闋全在抒情,而抒情不全在于發壯語。或以景系情,或遣事用典,使得全詞更加雄渾厚重。
上一篇:《望海潮·金·鄧千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木蘭詩·北朝民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