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鄰》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不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這首詩寫于上元元年(760)秋。大約半年前,詩人在經(jīng)歷了四年的顛沛流離后,終于找到了一塊還不曾遭受戰(zhàn)亂的世外桃源——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正值金色的收獲季節(jié),詩人的心緒就像“心在水精域”一樣得到了暫時的寧靜。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去造訪一位鄰人錦里先生,受到主人“慣看賓客兒童喜”、“相對柴門月色新”的熱情款待。他詩興大發(fā),描繪出一組優(yōu)美動人的畫面。前半詩人造訪南鄰之居,描繪出一幅山莊訪隱圖;后半寫同舟送別,描繪出一幅江村送客圖。
前半敘事,后半寫景,“一意拓為半篇” (《杜詩詳注》)。“情景各極親切清新,章法井然明白,自然入妙” (《杜詩鏡銓》)。而“月色新”似宛然目即。
全詩逸韻高情,寫景如畫,“落筆似不經(jīng)意,而拈采俱成眼前天趣,此詩之化境也” (《網(wǎng)師園唐詩箋》)。詩人雖然是在遠離了戰(zhàn)火紛飛的平和心態(tài)下寫成本詩,但忘記了戰(zhàn)亂嗎?不,絕對沒有!他只是在寫美好時,企盼天下所有人都生活得美好,人人都要熱愛生命,熱愛家園,這是作者在描繪鄰家風景時的著意安排。
上一篇:朱慶余《南湖》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