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引并序
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年五十以事去官。晚節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于河陽別業。其制宅也,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于萬株,江水周于舍下。有觀閣池沼,多養魚鳥。家素習技,頗有秦、趙之聲。出則以游目弋釣為事,入則有琴書之娛。又好服食咽氣,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歘復見牽羈。婆娑于九列,困于人間煩黷,常思歸而永嘆。尋覽樂篇有《思歸引》。儻古人之心有同于今,故制此曲。此曲有弦無歌。今為作歌辭,以述予懷。恨時無知音者,令造新聲播于絲竹也。
思歸引,歸河陽,假余翼,鴻鶴高飛翔。經芒阜,濟河梁,望我舊館心悅康。清渠激,魚彷徨,雁驚溯波群相將,終日周覽樂無方。登云閣,列姬姜;拊絲竹,叩宮商;宴華池,酌玉觴。
《思歸引》相傳是周代的琴曲。《琴操》說,邵王娶衛國一位賢女,迎娶途中,邵王死了。邵太子要娶她。她不答應,被拘深宮,“思歸不得,遂援琴而作歌。曲終,縊而死”(《樂府詩集》卷58引),因此它又名《離拘操》。到西晉,歌詞已佚。所以石崇序中說, “樂篇有《思歸引》”, “此曲有弦無歌”, “今為作歌辭”以抒其懷。
石崇是西晉開國功臣石苞的小兒子,門閥士族的大富豪,也是著名文士,與陸機、左思等一起活動在權貴賈謐周圍,世稱“二十四友”。從序中可以看出,他是西晉典型的門閥世家的名士。憑借門閥政治特權,他20歲就做朝官,此后30年中歷任25個官位,最后做了衛尉,位列九卿。50歲時,賈謐被誅,石崇因被列為賈黨而遭罷官,歸居河陽別墅,就是著名的金谷園。表面看來,他對罷官似不在意,仿佛無官一身輕,擺脫官場雜事, “肥遁”了。《易經·遁卦》上九說, “肥遁無不利”。舊疏認為, “肥,饒裕也。上九最在外極,無應于內,心無疑顧,是遁之最優,故曰肥遁。”本義是說,心無牽掛,徹底避世,所以是隱逸中最好的一等。對石崇來說,資財豪富,歌伎成群,藥石齊備,金谷園盡有山水之美和林藪之趣,罷官正好擺脫流俗,聲色娛樂,服食養生,在人間過神仙生涯,做風流名士,享清德美譽,好象真心“更樂放逸”。其實不盡然,石崇是以放逸的豪氣來發泄他心中的氣憤。
《思歸引》或名《離拘操》的本事便是一曲違志而死的悲歌。石崇借古曲填新詞,喻意相承。序中一再說明他平生志向不在做官,但卻違反志操做了這么多年許多官,而且做了大官,直到這回罷官,才算得以歸隱,擺脫束縛,順遂本志。耐人尋味的是,他幾乎不把國家朝廷放在眼里,筆墨之中往往施以鄙夷。小序開頭就說, “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把做官視為世俗之事。文中又說, “又好服食咽氣,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這是用漢武帝故事。《漢書·司馬相如傳》載,漢武帝讀了司馬相如《大人賦》后, “飄飄有凌云氣、游天地之閑意”。石崇的用意相當顯豁,一是表示神仙長生原是帝王之志,二是暗示自己的大志就象漢武帝一樣,盡有人間富貴,所以不屑做官,而追求長生。這就是說,他根本不稀罕做官,然而他又做了大半輩子官,并且明確說做官是被“牽羈”,做大官是逢場作戲,并且感到煩人。這等于公開聲明,他的官位是國家朝廷勉強給的,他是勉強接受的,罷官正合心愿,對他毫無損害,沒有什么了不起。這話的潛臺詞就是宣告訣別,此后再請他做官是決不出山了。這就是小序的中心意思,充分顯示這位門閥豪富的門閥豪氣,以神仙為大志,使自己凌駕于國家之上。這與寒士蔑視富貴的豪放是有實質區別的。
由于小序說明了主題思想,因而詩歌便不須交待歸隱的緣由,只抒寫歸隱的快意。比較起來,小序寫作頗費曲筆,繞了兩個彎子;詩歌的藝術特點則是痛快地一氣呵成,形式也是采取流暢不拘的七言歌行。但是正因為石崇心里氣憤,所以在快意的豪放情調之中,仍不時地夾雜譏刺嘲弄。全詩以離開洛陽來到河陽的歸程為結構的。開頭用鴻鶴高飛形容離開洛陽,既表現了自己愉快心情,同時暗用黃鶴仙去的故事表示自己高蹈的志趣。接著寫歸路,點出“芒阜”即北邙山,相傳是古來王公貴官的墓葬所在,《古詩十九首》所說“下有陳死人”的“北郭墓”就是此地;又說渡過河梁,這是游子思歸常悲阻隔的難題,所謂“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古詩》“步出城東門”),但他都無阻而渡,所以回到“舊館”即金谷園,心情十分愉快。然后寫來到金谷園,在清清水邊,欣賞水中游魚在急流里徘徊彷徨,觀看成群大雁被漲潮波浪驚飛,領略山水魚鳥的自然動態,仿佛冷眼旁觀人情世態,饒有興趣。最后寫金谷園里奢華的聲色娛樂,在高樓里聽聽華貴歌伎演唱,在水池邊舉行宴會,暢飲美酒。人間富貴享受,他一應都有,毫不遜色,然而丟掉了官宦束縛,不再有生死的憂患,思鄉的憂傷,急流的沖擊和驚浪的恐懼,自由自在了。顯而易見,在歌唱快意歸隱的同時,他對困于官宦的人情世態不無嘲弄,一泄氣憤。正是這樣以快意來泄憤,形成了這詩的明快豪放的風格;而又由于實質上是門閥豪貴的豪情,因而詩的明快豪放并不痛切有力,流于淺薄,不動人,也無啟迪。今天讀來,別有一種認識意義,可以了解西晉詩歌有此一格,古代封建門閥豪貴也有這樣一種隱逸的歌唱。
上一篇:懷舊詩·傷謝脁|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悲哉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