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天寶元年(742)李白42歲時,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詩人異常興奮,以為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時機到了。于是即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妻兒告別,并寫下了這首滿紙喜悅之情的詩篇。
其時,正值天高氣爽、四野豐收的清秋季節,“白酒新熟”,禾黍離離,秋光明麗,黃雞正肥。生平喜愛飲酒、“斗酒詩百篇”的詩人興高采烈地呼喚家童烹雞酌酒,歡暢飲宴;受到父親歡樂情緒感染的一雙小兒女也嬉笑顏開,歡蹦亂跳,不離左右地偎依在他身邊。詩篇一起首就采取了這種鋪敘的手法,以豐收景象,以歡樂家宴,以兒女神態對一系列外界情境來描述、烘托自己興奮喜悅的心情,這正是情隨事達,意借景現。接著詩人由上而內、由物而己地轉向自身情緒的直接抒寫: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焙狼闈M懷的李白取醉自慰,引吭高歌,詠之不足,又拔劍起舞,閃閃劍光直與落日爭光競輝。這兩句詩比之前四句更顯得雄健有力,是詩人情緒發展的高峰,也充分表現了詩人豪放的個性和任俠之氣魄。“游說萬乘苦不早”是詩人情緒的一種跌宕和挫折?!翱嗖辉纭保瑸闀r已晚之意也,略略流露一點年華老大的遲落之感。歲月蹉跎,年逾不惑,微微的苦澀更反襯出今朝歡樂的來之不易與來之珍貴,正因為如此,便逼出“著鞭跨馬涉遠道”的心情的急迫,詩人跨馬揚鞭巴不得一下跨越千里關山,跑完直到長安的遙遠路程,來到皇帝身邊,實現生平的匡時濟世之夢。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而入秦”。詩人從“游說萬乘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晚年方才得志的朱買臣。據《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早年以賣柴為生,常常擔柴走路時還不忘讀書。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后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詩中的“會稽愚婦”就是指朱買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他以為這次自己也像當年朱買臣一樣辭家西去長安,便可能得到皇帝的重用、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態溢于言表。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則是這種得意心態的進一步直抒,自負不凡的心理、躊躇滿志的形象,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畢現畢肖。這一切都反映出李白性格可愛的直率、單純。
上一篇:杜甫《南鄰》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牧《南陵道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