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嘏《長安秋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這首詩通過詩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羈旅思歸的心情。首聯綜覽全景。云物,云霧之類的東西。拂曙,拂曉,天剛亮。動高秋,開始呈現出深秋景象。頷聯寫仰觀: “殘星數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見聞動靜,安排得頗見匠心。由于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成為千古名句,杜牧贊嘆不已,稱作者為“趙倚樓”。頸聯寫俯察:紫菊半開,紅蓮凋謝;以“靜”賦菊,以“愁”狀蓮,移情于物,形象傳神。末聯則抒懷述志,表示毅然歸去的決心。“鱸魚”句,晉朝人張翰,有一次因為秋風起了,想起故鄉的鱸魚莼羹正是味美的時候,便立刻棄官歸去。后人因將思鄉之情稱為“莼鱸之思”。南冠,指囚徒。《左傳·成公九年》: “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 ‘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后人便以“南冠”、“楚囚”作為囚徒的代稱。總之,作者以拂曙凄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相結合,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前人稱他的詩富于文彩,“多興味”,這首七律頗能代表他詩的風格。
上一篇:杜牧《長安秋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崔顥《長干曲(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