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長安秋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這首詩寫詩人從長安遠望終南山的秋景,贊美了迷人的景色。
金秋送爽,萬里無云,正是憑欄遠眺的好時節,喜歡游歷登臨的詩人自是不會錯過這個時節。詩人縱步登上高樓,目光由近及遠,由眼前的霜樹遠及廣闊的天空。詩人所在高樓拔地而起,挺拔高聳,并且高出欄干外的“霜樹”許多?!耙小弊值谋疽馐且锌康囊馑?,但在這里與詩句中的“外”字聯系起來看,則有居高臨下的意思。首句詩人強調的是樓之高,也正因為樓高,才為下文描寫秋天的天空作了鋪墊?!扮R天無一毫”,是此時呈現在詩人眼前的空中景致,秋日的天空,萬里無云,一碧如洗,詩人把它形容成是一面纖塵不染的明鏡。這個比喻不僅寫出了西北秋天那種明凈、寥廓的特色,而且也折射出此時詩人遠眺時那種心曠神怡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詩人的目光由秋空轉而投向了終南山,只見遠處的終南山與澄凈寥廓的秋空相融在一起,互為映襯,而那巍峨高聳的終南山,在詩人眼里有一種高聳入云的氣勢,這氣勢就好似要與高曠無際的秋空一爭高低一樣。詩人在這里是一筆兩用,不僅把有形的終南山的氣勢刻畫得更加鮮明,而且還把無形的秋色給寫活了。在此時杜牧眼中,秋色是高曠遼闊的,詩人巧妙地將之與有形的終南山相映襯,寫出了其神韻。說到終南山,人們自然便會想起王維的《終南山》詩,王維之寫終南山,是采用抓住典型特征進行正面描寫的手法,而杜牧則是以虛代實的手法,同樣也寫出了終南山的神韻,二者實屬同工異曲。
這首詩雖短,但是它不僅寫活了有形的終南山,而且還寫出了秋色高曠的神韻,同時也折射出詩人高遠的胸懷。
上一篇:孟郊《長安早春》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趙嘏《長安秋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