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銷旅貌,風景觸鄉愁。
牢落新年意,新年上庾樓。
此詩作于元和十二年,江州司馬任上。庾樓,據洪亮吉《北江詩話》,乃東晉庾翼鎮江州時所筑。非為庾亮樓。但白氏把它當作了庾亮樓,詩中套用了庾亮“秋夜登南樓”的寓意。登高遠眺,引發了無限的鄉愁:“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庾樓曉望》)
詩人在江州度過第二個新年的時候,回歸無期,他登上庾樓,極目遠眺,思緒萬千。首句寫在外獨自迎接新年,更增添了容顏的憔悴;第二句寫飽覽江景后勾起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三、四二句是說,這個新年過得多沒意思,我只能獨自一人登上庾樓,卻又望不見親人和家鄉!
羈旅思鄉的題目,最容易寫,也最難寫。白氏此作以平淡空邈的意境取勝。政治上的失意,骨肉分離的痛苦,使詩人的羈旅生活忍受著雙倍的折磨,孤獨寂寞的新年,當然更是不堪煎熬。但這首詩則起筆時卻定下了一個十分平淡的基調,用一種悠然而平穩的語氣,敘說著這個不幸的新年。使得本來曲折的詩意又添了幾分含蓄。正如宋人顧樂所說的那樣:“客中佳節,轉觸鄉愁,寫得邈然意遠?!?/p>
此詩的結尾是“語盡而意未盡”的典范,恰好又與詩題呼應?!靶履晟镶讟恰保髡邿o窮的痛苦和悲傷,同時也是詩人排遣孤寂的唯一選擇,因此,這里既是寫實,又是抒發心緒的潛臺詞。“每逢佳節倍思親”,前人多以王維詩為思鄉之作之首,而白氏此作在表現“思念”和“孤獨”上,要比王作略勝一籌。同樣,在表現這些情緒時,也比王作要含蓄得多,而令人更有回味。
上一篇:劉禹錫《與歌者何戡》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