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寫情書,我可不識字。
煩個人兒,使不的!
無奈何畫幾個圈兒為表記。
此封書惟有情人知此意;
單圈是奴家,雙圈是你。
訴不盡的苦,一溜圈兒圈下去。(疊)
——清·顏自德輯《霓裳續譜·寄生草》
本篇寫一個不識字的婦女以畫圈寫情書,顯得別出機杼。
在舊社會,絕大多數勞動人民和他們的子女被剝奪了上學識字的權利,他們中很多人是文盲。而民歌就是勞動人民自己的歌,他們即使一字不識,也照樣要創作民歌。這首《寫情書》,就是出自不識字的婦女之口。她明白無誤地宣稱:“欲寫情書,我可不識字。”自己不識字,請旁人代寫,不行嗎?她說: “煩個人兒,使不的!”這純凈的口語,多么生動、傳神!它使我們仿佛如親耳聽到了她那干脆利落的話音,仿佛如親眼看到了她那害羞的面影。自己不識字,請人代寫又“使不的”,怎么辦呢?難道她就此罷休么?不!中國的文字本來就是“依類象形”、 “形聲相益”(見《說文解字·敘》)而創造出來的,早在文字沒有正式產生之前,人們就以畫圈或用繩子打結等辦法記事。這位婦女采用的便是以“畫幾個圈兒為表記”。她說她所寫的這封情書,只有她的情人能看得懂。它所表達的意思,即“單圈是奴家,雙圈是你。訴不盡的苦,一溜圈兒圈下去。”雖然內容很簡單,形式很笨拙,但它所表達的感情容量卻是“訴不盡的”,她為自己孤身一人(單圈),思念與情人團聚(雙圈),而深感有“訴不盡的”相思之苦。
既然不識字,卻又情不自禁地要寫情書,這種藝術構思本身就是很奇特的。它反映了人物感情之熾熱,已經到了無法抑制的地步;對情人思念之心切,只有用“一溜圈兒圈下去”——已經到了用任何語言文字所不足以表達的程度。這種藝術手法豈非別出機杼,外表雖質樸無華而內涵卻益加渾厚么?
上一篇:《寫封書兒》原文|賞析
下一篇:《凄涼兩個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