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記
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惟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說明
本文是作者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的約請而寫的。文章在簡略介紹王羲之墨池的來歷之后,重點轉到對王羲之書法成就的議論上,說明勤學苦練、專心致志才能事業有成。進而又把議題深入一層,指出若要深造道德,就更應該刻苦學習。作者以師長教導后學的口吻,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很有感染力。文章因小見大,層層轉折,連連設問,使這篇短文具有低回往復、一唱三嘆之情韻,含蓄深沉,令人回味。
集評
茅坤曰:看他小小題,而結構卻遠而正。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宋大家曾文定公文鈔》卷八
張英曰:寥寥短章,而使人味之雋永。此曾、王之所長也。
——清·乾隆編《唐宋文醇》卷五十六
孫琮曰:右軍之書,以精力自致,此題中所有也;因右軍學書,而勉人以深造道德,此題中所無也。既發本題所有,又補本題所無,尺幅之間,云霞百變,熟此可無窘筆。
——清·孫琮《山曉閣曾南豐文選》
何焯曰:能與學到底。因其地為州學舍,而求文記之者即教授,故推而論之,非若今人腔子之文也。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
張孝先曰:小中見大,得此意者,隨處皆可悟學。
——清·張孝先《唐宋八大家文》
王符曾曰:因墨池會得羲之學書,從此著想,便為大有關系文字。以其為州學舍,故“學”字粘得上。其通篇命意,不過借羲之學書以勉學者,若論羲之為人善書,固有飄飄凌云之致。執定印板字字拘之,則腐矣。
——清·王符曾《古文小品咀華》
上一篇:喜雨亭記散文《喜雨亭記》原文賞析
下一篇:陸贄散文《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