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述》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秋1,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2,青苔及塌,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3。昔襄陽龐德公,至老不入州府4;而揚子云草《玄》寂寞,多為后輩所褻5,近似之矣。嗚呼!冠冕之窟,名利卒卒,雖朱門之涂泥7,士子不見其泥,矧抱疾窮巷之多泥乎8?子魏子獨踽踽然來9,汗漫其仆夫10,夫又不假蓋11,不見我病色,適與我神會12。我,棄物也13,四十無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處順故也14。子,挺生者也15,無矜色16,無邪氣,必見用,則風后、力牧是已17。於文章,則子游、子夏是已18,無邪氣故也,得正始故也19。
噫!所不至于道者20,時或賦詩如曹、劉21,談話及衛、霍22,豈少年壯志未息俊邁之機乎23。?子魏子,今年以進士調選24,名隸東天官25,告余將行,既逢裳,既聚糧,東人怵惕26,筆札無敵27,謙謙君子28,若不得已29。知祿仕此始,吾黨惡乎無述而止?
【注釋】 1秋;指天寶十年秋。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此文中自述“四十而無位”,由此推之,杜甫四十歲時,正好是玄宗天寶十年(751)。時杜甫到長安求仕,恰遇李林甫當政,仕進無門,過著“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饑臥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投簡咸華兩縣諸子》)的痛苦生活,此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2生魚:產魚。漢《范史云歌》:“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見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卷八)又杜甫《得家書》詩:“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雨。” 3舊,雨來;今,雨不來:言舊時賓客遇雨亦來,而今遇雨不來。宋范成大《石湖集》二六《丙午新正書懷》詩:“人情舊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減年。”后用舊雨比喻老朋友、故人,今雨比喻新交。如元劉將孫《養吾齋集》二《樵川再病詩》:“新知何脈脈,舊雨何悠悠。” 4龐德公:東漢來年襄陽人,因年老,人稱之為龐公。有高名,居襄陽峴山之南,一生未曾入城府。為司馬徽、諸葛亮、徐庶等所尊事。荊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屈。后攜其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后漢書》卷八三有傳。 5揚子云:即揚雄。西漢末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學,長于辭賦,多仿司馬相如。成帝時以大司馬王音薦,獻《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賦,拜為郎。“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離同麗,附麗猶依附)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淡泊無為)也,或嘲雄以玄尚白。”王莽時召為大夫,“家素貧,耆(耆,音義同嗜)酒,人希至其門。”(引文見《漢書·揚雄傳》)褻:輕慢。6冠冕:仕宦的代稱。《三國志·魏志·王昶傳》:“今汝先人,世有冠冕”。卒卒:通猝猝,匆促。 7朱門: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異,故以朱門為貴族邸第的代稱。涂泥:泥濘之地。 8矧:況。9子魏子:具體行事無考,應是杜甫的好友。踽踽(音juju舉舉):孤獨貌。 10汗漫:本意為散漫無以稽考,此指哄騙、支開仆夫,自己獨自前來。 11假蓋:假,借助。蓋,遮陽障雨的工具,如傘之類的器物。12神會:精神交會。 13棄物:廢物。語出《老子》:“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14處順:處身柔弱。語出《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比喻自己處于困頓的地位。 15挺生:挺生即行為卓異。挺,卓異。16矜色:矜,自以為賢能。矜色,即面露高傲自負之色。 17風后:相傳為黃帝相。力牧,相傳為黃帝將。《史記·五帝本紀》:“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注引張守節《正義》:“黃帝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又夢人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群。帝寢而嘆曰:‘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后者哉?夫千均之弩,異力者也。驅羊數萬群,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后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風后于海隅,登以為相。得力牧于大澤,進以為將。” 18子游、子夏:均為孔子的學生。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吳國人,長于文學。仕魯,曾為武城宰。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衛人。長于文學。相傳曾講學西河,序《詩》傳《易》,為魏文侯師。均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19正始:端正其始。《詩序》: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舊時說《詩》,以《周南》《召南》二十五篇為文王、周公王業風化之基本,故稱正始。 20道:指道家的學說。《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句謂魏子“不至于道者“,指其還未達到道家淡泊仕進,敝履功名的境界。 21曹、劉:指曹植、劉楨。語出劉勰《文心雕龍·比興》:“至于揚、班之倫,曹、劉以下,圖狀山川,影寫云物。”22衛、霍:指衛青、霍去病。均漢武帝時名將,伐匈奴有功,衛青封犬將軍,霍去病封驃騎將軍。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23俊邁:英俊出眾。《世說新語·識鑒》注引《續晉陽秋》:“太傅謝安見其(褚爽)少時,嘆曰:‘若期生(爽小字)不佳,我不復論士!’及長,果俊邁有風氣。”機:心。此“俊邁之機”,指遠大的抱負。 24調選:選拔調任。 25東天官:天官,吏部長官。《舊唐書·職官志》:武后光宅元年九月,“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仆射為文昌左右相,吏部為天官”。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職務。士子登科后,須經吏部考試,合格者方能授官。故稱吏部之試為“釋褐試”。名隸東天官,指參加東京(又稱東都)洛陽的吏部考試。 26怵惕:恐懼。 27筆札:指文章。 28謙謙:謙遜貌。 29不得已:指魏子雖為謙謙君子,但為了進入仕途,不能辭讓,只得去參加吏部考試。已:停止。此作辭讓講。
【今譯】 天寶十載秋,我因病臥于長安旅館。今年雨水特別多,故河塘之中多產魚蝦,而屋里因十分潮濕,青苔都長到臥榻上來了。平常那些乘車騎馬的客人,以前遇雨他們也來看我,而現在遇雨卻不來了。從前襄陽龐德公,一生未曾進過城市,揚子云自甘貧困,埋頭撰寫《太玄》,多為后輩所譏笑,我現在的處境與他們差不多了。唉!官場之中,為追逐名利而匆忙奔走,那些朱門大戶門前,盡管久雨道路泥濘,但那些讀書人卻看不見泥濘而爭相去拜望。象我這樣抱病臥于窮巷之中,門前更加泥濘,就更無人前來看望我了。但在這時,魏子卻獨自前來看我了。他支開他的仆夫,又沒有帶傘,冒雨前來,不因看見我生病而另眼相看,這恰好證明我們的精神是相通的。我,簡直是個廢物啊!年屆四十,尚未求得一個官位,而魏子卻不因為我得官與否前來看我,這說明他是深深理解我處于這困頓之地的苦衷的。魏子是一個行為卓異的人、沒有高傲自負的臉色,沒有歪風邪氣的表現,一定會被朝廷任用的。如果被國家所用,那么一定會象黃帝的國相和風后大將力牧那樣名垂后世;在文學創作方面,一定會象子游、子夏那樣成就斐然,這都是魏子沒有受到歪風邪氣的浸染,而一開始就受到正確思想薰陶的緣故。
唉!魏子還未悟透“清虛以自守”的大道理,經常寫詩就象曹植、劉楨那樣骨氣端翔,談話之中常以衛青、霍去病自勉,這難道不說明他年青氣盛,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么?您今年以進士的身份參加選拔調任,到東都洛陽參加吏部的考試,前來告訴我您將出發,已經準備好了衣服和糧食。參加東都考試的人聽說您的文章無敵,都感到害怕。您雖然是一個善于辭讓的謙遜的人,但象現在這樣置身仕途,將無所作為,故只有前去應試。您進入仕途,享受國家俸祿的日子從現在就要開始了,我怎能不寫一篇文章來送您呢?
【集評】 清張溍評此篇曰:“古拙曲折,似西京以上文。”(見楊倫《杜詩鏡銓》附錄)
【總案】 杜甫自三十五歲(天寶五年)入長安尋求入仕,一直未能如愿,至此已困居長安五年,故文中既表達了對友人的一片至誠的送別之情,同時又抒發了自己的一腔郁勃不平之氣。一開篇從自己的困窘寫起,以龐公,楊雄之事舉古況今,以當今士子干謁朱門,而自己臥病于陋巷作比,將自己的落魄之狀和盤托出。然后筆峰突轉:“子魏子獨踽踽然來”,不僅突出了魏子對自己的真誠感情,同時,又在以風后、力牧、子游、子夏、曹、劉、衛、霍贊揚魏子的文武才略中,表現了作者的感激和欽慕之情。自“子魏子今年以進士調選”至結束,才正面點出送別的主旨。故文章結構曲折紆回,如黃河九曲,終歸大海,把曲紆難申之情表達得十分充分。其次,語言古樸雄健。如“多雨生魚”,至“今,雨不來”幾句,寫景抒情,古直樸拙,簡潔生動。接著繼舉龐德公、楊子云事之后,以“近似之矣”四字大筆收束,雄健有力;不多置一詞,而己況皆現。另外,句子駢散相間,錯落有致,亦增加了文章的力度和變化。
上一篇:韓愈《祭鱷魚文》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