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于這首詩,有一個開端美麗、結局凄迷的故事。《本事詩》載:“崔護于清明日獨游長安城南,見一莊園,花木叢萃,而寂若無人。護口渴,扣門求飲,有女子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而立,意屬殊厚。久之,崔辭去,女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來歲清明,護復往尋之,門墻如故,而已鎖扃,因題詩于左扉。”所題正是此首。
首句七字,用了“去年”、“今日”、“此門”、“中”四個詞,以無庸置疑、肯定無誤的口氣,步步精確地點明了具體的時間、地點,這清晰的記憶,鮮明的印象,說明了當時情事在詩人心中的特殊地位,表達了整整一年情難自禁、繚繞于懷、須臾難忘的心曲。
“人面桃花相映紅”,是詩人深情滿懷的回憶,意境寫得很美。院中桃花盛開,少女嬌艷如花,二者相映生輝,光彩奪人。這是一層含義;少女嬌羞,欲吐心曲,未啟齒而已滿面緋紅,這又是一層含義;詩人目注神馳,少女情搖意奪,四目相遇,言語未通而各先動情,這又是一層含義。這幾層含義都從“相映紅”的美妙畫境中透出,神韻極濃,佳趣甚豐。
三、四句寫故地重游,再尋芳蹤。又是清明,還是那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美好時刻,還是那花木叢萃、桃花掩映的幽靜所在。然而,光彩照人的少女卻不知何處去了,只剩下桃花依舊爛漫開放,在春風中搖曳生姿、凝情含笑。“笑春風”的比喻,美妙生動,給人以豐富遐想。它在春風、桃花的疊影中,清晰地映現出少女倚立斜柯、楚楚動人的倩姿,使人看到她那凝睇而笑脈脈含情的神采。另一方面,桃花的“依舊”,又反襯出人面的杳然,在追憶美好往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產生物是人非、好景難再的無限感嘆。
這首詩前半憶昔,后半感今。今昔對比中,表達出不盡的悵惘之情。第三句原為“不知何處去”,后改為“只今何處在”,變動雖小,且有“今”字與首句相重,但是卻把茫然若失的情感表達得更加精切,情事的先后也有了更明白的交付。體現出作者以語意為重、精于錘煉字句的特色。“人面”“桃花”四字亦相重復,前后照應、對比,意法細密,深得回環往復之妙。
上一篇:劉禹錫《踏歌詞四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說《蜀道后期》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