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許渾《咸陽城東樓》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①。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②。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③。行人莫問當年事④,故國東來渭水流⑤。
【解題】
此詩約作于宣宗大中三年(849),時許渾在朝任監(jiān)察御史。詩題一作《咸陽西門城樓晚眺》。咸陽:秦、漢兩代的京城,漢將咸陽改名長安,故址在今陜西咸陽市東。隋、唐時代將京城向東南移二十里遷到渭水之南,仍名長安(今陜西西安),漢代長安恢復舊名咸陽。詩人所登即為秦、漢故都的城樓。詩中描寫作者秋夕登城樓所見荒涼景色并抒發(fā)感慨。“山雨欲來風滿樓”,形象地寫出了暴風雨來臨前的征兆,生動傳神,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歷來贊為名句。尾聯(lián)抒寫深沉感慨,馀味無窮。
【注釋】
①二句與李商隱《安定城樓》“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用詞相似而意實不同,李詩以“迢遞”、“百尺”形容樓高,汀洲亦為寫實,而許詩則以“萬里”寫鄉(xiāng)愁之遠,汀洲用“似”,則為想象中家鄉(xiāng)的汀洲。蒹葭(jian jia):蘆葦。汀洲:水中小洲。②二句意謂溪上烏云初起,夕陽向寺閣西落;山間大雨即將來臨,狂風向樓上勁吹。溪、閣: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對慈福寺閣。”清代段玉裁《與阮蕓臺書》認為“閣”與“樓”重復,應改“閣”為“谷”,非是。③二句意謂當年的秦苑漢宮,如今到處是綠色雜草、黃色落葉,秋天傍晚,成為烏棲蟬鳴的荒涼之地。④行人:過客,指古今旅人,包括作者自己。當年事:秦漢時的事。⑤此句意謂只有渭水依舊由咸陽向東流去。故國:舊都,指咸陽。
上一篇:許渾《金陵懷古》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許渾《謝亭送別》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