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七里灘重送》原文與賞析
劉長卿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
詩題一作《七里灘送嚴維》。嚴維與劉長卿友善,相互唱和有贈送詩數首?!傲链核▔]夕陽遲” (《酬劉員外見寄》),就是歌詠友情的名句。大歷年間,長卿再度遭貶睦州司馬,時值秋冬之際,此詩蓋作于其時。
七里灘,一名七里瀨,在浙江桐廬縣嚴陵山西。岸邊“兩山聳起壁立,連亙七里……水駛如箭?!?(《寰宇記》)其地臨近睦州,唐時一度屬睦州轄地。長卿再度貶謫,心情憤懣煩惱,“地遠心難達,天高謗易成”的處境,自然形成“年光銷蹇步,秋氣入衰情” (《按覆后歸睦州贈苗侍御》)的郁郁寡歡的冷落心緒。他是北人居南,所謂“相看盡是江南客,獨有君為嶺南人”,(包佶《嶺下臥疾寄劉長卿員外》)心情的惆悵,自然難以名狀,況且又碰上是一個蕭瑟搖落的秋天。這些心緒自然會滲入詩中。首句點明時地。浙江流經桐廬縣為桐江,七里灘屬桐江一段。秋水上漲,浩瀚無邊。放眼水流湍急的七里灘,故有“秋江渺渺”的觸感?!翱詹ā?,蓋猶謂洪波,大波(猶廣宇謂之“空宇”。)此詞前人罕用。后之朱慶余有“戲鳥隨蘭棹,空波蕩石鯨?!?“水空波”意謂水生波。自含一“風”字在。秋風蕭瑟,黃葉飄零,秋江起波,渺渺無際,此時送君南浦,唯有黯然銷魂而已。此句清空淡遠,形成空寞蕭條的氛圍而籠罩全詩。嚴維,是越州山陰人,故稱“越客”。榜歌,船夫舟子之歌?!坝窀琛保钦f船家將要解纜,放歌啟行。冷丁丁的“孤舟”,見出友人此行的索寞。而“孤舟”即將飄蕩于渺渺秋江之上,就顯得更為空寂、冷落?!坝弊忠猜月詭С鲂凶幽c斷,百感悽惻,“舟凝滯于水濱”,“櫂容與而詎前”,欲別未別,難以揮手的光景。這二句使人容易聯系起他的“帆帶夕陽千里沒,天連秋水一人歸” (《青溪口送人歸越州》)的景況,都能于言外見依依不盡之情。
上二句的意致就已有些凄涼,“欲榜歌”又逼出“手折衰楊悲老大”一句。折柳,本在寄抒別情,而肅霜之秋豈有青青之柳,只有凋零桔黃的“衰楊”搖落江頭,物候節序的遲暮,又撞動年華老大的人生悲涼,由友及己,又由己及人,而連續滋發一句“故人零落已無多”。秋江離別,物衰人逝,給詩人帶來重重的擺脫不得的失落感。這種“零落心態”,是安史之亂所帶來的不可泯滅的時代傷痕和心靈陰影。現實是: “古木蒼蒼亂離后,幾家同住一孤城。” (《新息道中》)人世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見多。” (《謫官后卻歸故村……》)觸目所及: “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不僅“故人零落”撞擊詩人,而且社會衰退、人生無多、冷落寂寥、空寞蕭條的時代心態病也在折磨詩人???、殘、寒、獨、秋水、孤城、夕陽等字眼常常出現在詩人篇章。擺在面前的前景,似乎也就成了“亂鴉投落日,疲馬向空山?!?(《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蘇州次前溪館作)》山河荒寞,中心黯淡。家國、社會,似乎一切都在零落。這是時代風寒給大歷十才子染上的流行性感冒,年輩較高的劉長卿,不少作品都受這種風寒侵襲。
上一篇:《羅隱·七夕》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崔液·上元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