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賀《老夫采玉歌》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①。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②。夜雨岡頭食榛子③,杜鵑口血老夫淚④。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⑤。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⑥。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⑦。
【解題】
此詩當是李賀在長安時作。藍田盛產美玉,唐時官府強行征丁采玉,民工身歷危崖險溪,多有死者,韋應物有《采玉行》紀采玉之苦。此詩揭露采玉只是為了供統治者制作步搖等玩物,接著具體描繪了老人不惜生命危險,在深山絕壁上懸繩下溪,冒著風雨去采玉,詩人表示深切同情。詩中對老人的心理刻畫,極為深刻感人。為李賀寫民間疾苦、抨擊時弊的杰作。
【注釋】
①水碧:碧玉名,或謂即水晶。步搖:女子用的首飾,詳見白居易《長恨歌》注⑥。徒好色:只是為了使容色美好。②二句意謂老人迫于饑寒到藍溪采玉,將溪中水氣都攪得渾濁了,因此水中的龍也發愁。藍溪:在今陜西藍田縣東南藍田山下,產水碧,名藍田碧。③榛(zhen)子:榛樹的果子,可食用或榨油。④此句意謂老人凄苦的眼淚像杜鵑口中吐出的血。⑤二句意謂藍溪水厭恨生人,因為生人將溪水攪得“無清白”,生人也厭恨溪水,因為往往在水中采玉而“身死”,王琦以為不恨官府而恨溪水,微詞也。⑥泉腳:指山上直流而下的泉水。掛繩:將繩的上端掛在山上,下端系在老人身上一直下垂到溪中。裊(niao)裊:搖擺貌,指繩子和下流的泉水都在晃動。⑦二句意謂老人看到長在古臺石磴邊的懸腸草,就想念村里茅屋中嬌弱的嬰兒。村寒:貧村。白屋:窮人住的簡陋茅屋。磴:石級。懸腸草:一種蔓生植物,又名思子蔓。
上一篇:李賀《李憑箜篌引》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