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古
憶把金罍酒。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但東望、故人翹首。木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天下事,公知否?
錢塘風月西湖柳。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喚起東山丘壑夢,莫惜風霜老手。要整頓、封疆如舊。早晚樞庭開幕府,是英雄、盡為公奔走??唇鹩?、大如斗。
這是戴復古寄給一位朋友的詞。據題注,這位朋友姓豐,曾做過真州知州。從詞意看,這位朋友當時已不在真州任上,而是在當時京城臨安過著悠閑的生活。此詞中,作者提醒豐真州不要忘了天下大事,竭力勸勉他出來為國效力,從而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傷時憂國的耿耿忠心。
詞的上片,作者將分別后的情況和對時事的感觸向朋友傾訴??梢园阉肿鲙讓觼砜?。首先,回憶當年和豐真州在一起喝酒時的情景。這個細節雖然只是一筆帶過,卻能起到觸發記憶,溝通雙方感情的作用。其次,感嘆分別后時間過得很快,友人的生活已發生很大的變化,但自己作為江湖詩人的處境卻仍然沒有絲毫的改善。這里隱含著作者對歲月蹉跎、萬事落空的浩嘆,與下文期望友人鵬程萬里遙相呼應,突出了卑賤與高貴之間的差距。接著指出世道已經變得越來越不成樣子,不能不使人添愁加恨,甚為郁悶!隨后,“但東望”三句抒發了對家鄉和故國的無比懷念之情。這三句中,第一句“但東望、故人翹首”,云“東望”,因為作者是浙江黃巖人,家住東海之濱,故作者以東望寄托思鄉之情,故鄉親友則翹首盼游子早日歸來,表現的是游子與親友之間的互相思念,感情上的雙向交流。第二句“木落山空天遠大”,描寫的是樹木凋謝、景象蕭條、視線開闊的秋天景象??梢钥吹贸觯@是從前輩詩人黃庭堅《登快閣》詩中脫胎而來的。黃庭堅曾游覽江西泰和縣贛江上的快閣,寫下“落木千山天遠大”的名句。作者一生飄泊不定,曾經流離江西,也到過快閣,他的《登快閣黃明府強使和山谷先生留題之韻》一詩可以為證。作者有這樣的詩句,并非偶然。大概是在快閣附近的實景面前,作者與前輩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而寫下的。第三句“送飛鴻、北去傷懷久”,說的是目送鴻雁飛回北方,自然勾起作者的家國之感,想起淪陷的國土和同胞,不禁傷心良久。此時此地作者從感嘆個人的身世遭遇上自然而巧妙地過渡到時事政局,引出了下面兩句: “天下事,公知否?”這兩句似乎有振聾發聵之力,石破天驚之功,點破了全詞的主旨。這樣的提問,雖顯得突兀,但并非出于意料之外。因為作者在前面一步步慢慢敘來,由遠到近,由己及人,由小到大,已經作了很多鋪墊,家事、國事、天下事,到此終于累積成這個問題,可謂是順路而來,水到渠成!有了這個提問,上面那些看似紛繁復雜的頭緒,頓時都被理得清清楚楚!
下片是直接勸說朋友出山,激勵他為光復祖國建立功業。首先,是描寫杭州西湖的美麗,說明豐真州因為喜愛這里的美景和逍遙閑散的生活而不愿出山。接著,作者對豐真州曉以民族大義,指出眼前這種抗金救國的大好機會,是南渡以后的一百多年間所從未遇到過的。收復失地,整頓河山就在今朝!因此作者對豐真州說: “朋友!你該從避世隱居、流連山水、自矜淡于功名的夢中醒來了!”以上幾句相互穿插,針線十分嚴密?!板X塘風月西湖柳”與“東山丘壑夢”相照應; “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又與“要整頓、封疆如舊”相照應。再往上沿溯,它們又是對“天下事,公知否?”兩句的進一步發揮。這樣就使作者的勸勉持論正大,議論充分。最后四句,作者為豐真州描寫了一幅為國立功后,眾望所歸,前程無量的輝煌圖景。作者只是一介布衣,常年流落江湖,生活困頓貧寒,除了詩名以外,別無長物。但是他“位卑未敢忘憂國”,只要想到“要整頓、封疆如舊”的宏偉目標,就會毫不猶豫地聽從國家的召喚,奮勇上前一試寶刀霜刃!可惜的是,作者雖然活到八十多歲,卻一直尋找不到報國的機會,因此他只好把整頓祖國河山的希望寄托在朋友的身上!
上一篇:《賀新郎 多景樓落成·李演》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張元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