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陌上郎》
西津海鶻舟,徑度滄江雨。②雙櫓本無情,鴉軋如人語。③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④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⑤
【注釋】 ①陌上郎:本篇詞調(diào)為《生查子》,“陌上郎”是作者根據(jù)文義改題的新名,屬于詞題性質(zhì)。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東山寓聲樂府》三卷,賀鑄方回撰。以舊譜填新詞,而別為名以易之,故曰‘寓聲’。”今存殘宋本賀鑄《東山詞》卷上,體例即如此。本篇蓋從此本抄出。②西津:西面的渡口。海鶻舟:快船。宋·葉廷圭《海錄碎事》卷五《衣冠服用部·舟門》:“海鶻舟,輕捷之稱。”徑度:徑直穿行而過。③鴉軋:象聲辭。搖櫓時櫓軸因磨擦而發(fā)出的吱吱呀呀的響聲。④“揮金”句:漢·劉向《列女傳》卷五《節(jié)義傳·魯秋潔婦》:“潔婦者,魯秋胡子妻也。既納之五日,去而官于陳。五年乃歸。未至家,見路傍婦人采桑。胡子悅之,下車謂曰:‘若曝采桑,吾行道遠,愿托桑蔭下食。’下赍休焉。婦人采桑不輟。秋胡子謂曰:‘力田不如逢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吾有金,愿以與夫人。’婦人曰: ‘嘻!夫采桑力作、紡績織衽以供衣食,奉二親,養(yǎng)夫子。吾不愿金,所愿卿無有外意。妾亦無淫佚之志。收子之赍與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遺母。使人喚婦至,乃向采桑者也。”“化石”句:唐·徐堅等《初學記》卷五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因以為名焉。”又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江南西道》三《太平州·當涂縣》:“望夫山,在縣西四十七里。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按此類傳說,各地多有,不具錄。⑤扶床女:《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小姑始扶床。”唐·元稹《答友封》詩:“扶慶小女君先識。”
【譯文】 快船載著辭家遠行的男人離開了碼頭,穿過滄江煙雨,徑直向前方駛?cè)ァD潜緹o生命和情感的船櫓呵,也吱吱呀呀地象人一樣說起話來:“自古以來,天下就多的是癡心女子負心漢。什么能拴住您的心呢?你可要為家中剛滿三歲、開始扶著床沿學走路的小女兒多想一想!”
【集評】 宋·劉克莊;“古今賦詠閨情者,不過恩怨相爾汝。賀方回詞云:‘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無(按:原文如此)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陳子高絕句云:‘壁間衛(wèi)玠眉目是,膝下枚皋言語真。縱使無情似郎主,那能對此不沾巾。’乃就幼稚上發(fā)意,尤新。前世惟蔡琰《胡笳》諸篇為然。”(《后村詩話后集》卷一)
現(xiàn)代·龍榆生:“語淺情深,纏綿真摯。”“正是樂府詩本色。”(《論賀方回詞質(zhì)胡適之先生》,載《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三號)
【總案】 此詞代天下的妻子們陳情,要求做丈夫的應忠實于愛情并對家庭負責,即便不為妻子著想,也該多考慮考慮孩子們的幸福。在以男性為中心、夫權(quán)至上的封建社會里,一位男性作家能夠就婦女、兒童問題作出這樣一種富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呼吁,是很可貴的。下片是送別之際妻子對丈夫委婉吐訴內(nèi)心隱憂的應有之辭,卻借無情之鴉軋櫓聲虛擬出來,藝術構(gòu)思十分巧妙。全篇于文人詞的精煉之中,透現(xiàn)出質(zhì)樸自然的民歌風味。
上一篇:賀鑄《陽羨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姜夔《霓裳中序第一》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