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漢宮春 立春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①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②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③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④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注釋】 ①裊(niao鳥)裊:隨風飄舞的樣子。春幡:《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為小幡,或懸于家人之頭,或綴于花枝之下。” ②西園:漢代長安西郊有上林苑,稱為西園。北宋時東京開封西門外有供皇帝游樂的瓊林苑,也稱西園;西京洛陽有董氏西園,為士大夫游覽勝地。綜此數端,此處西園應是代指北宋舊京和中原故土。③“黃柑”二句:化用蘇軾詩:“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這里指立春日人們將黃柑臘酒和青韭春盤互獻以表吉慶。更:作“豈得”解。④“問何人”句:典出《戰國策·齊策》:“秦昭王嘗遣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 ‘齊多智,而解此環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錐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這里活用舊典,說明作者心中的憂愁之結如玉連環無法解開。
【譯文】 春天已經回來了!你看:美女們的頭發上,顫巍巍地飄動著春幡。可老天平白無故地刮風下雨,還不肯收盡冬季的余寒。我料想那舊時的飛燕,今夜只能在夢中回到故都的西園。今天我還沒把黃柑臘酒備辦,更談不上與親友們互相贈送韭菜堆盤。
我卻笑那多情的東風,它正忙著使梅花芳香飄散,還要讓柳枝綻出綠芽,從此它忙得一點沒有空閑。東風啊,你閑時還跑到鏡子里,偷偷地換走了人們的紅顏。我心中的憂愁啊綿綿不斷,誰能為我解開這郁結多年的連環?我最怕看到花開花落春歸去,清早北方的雁兒已在我之先飛回中原!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燕夢’奇。無跡有象,無象有思,精于觀化者。”(《古今詞統》卷十二)
清·周濟:“‘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韭,極寫燕安鴆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未有甚于此者。”(《宋四家詞選》)
清·譚獻:“以古文長篇法行之。”(《譚評詞辨》卷二)
近代·俞陛云:“上闋鋪敘‘立春’而已。轉頭處向東風調笑,已屬妙語。更云人盼春來,我愁春至,因其暗換韶光,老卻多少朱顏翠鬢,語尤雋妙。然則歲歲之花開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悵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極寫作者在立春之日的凄涼感傷情緒。以稼軒這樣的剛烈豪俠之士而竟對節序遷易如此驚心,可見其定有兒女常情之外的意念產生。不過關于詞中寓意,不應強作字句比附。如周濟所評,即過于牽強,難以服人。我們只能從詞中意象的實際含蘊來分析,肯定它滲透了作者那無時或減的憂時傷世的情感。如上片借燕夢北方故土,表明自己系念中原,夢寐不忘。下片寓意更趨明顯。不忿東風轉換朱顏者,傷已之徒然老大而事業無成;連環難解者,喻國仇家恨無法消除。尤可注意者為末二句:雁將北歸而作者“生怕見”,蓋傷北伐回老家的愿望屢屢落空,反不如大雁之幸運飛去。滿懷憂憤,被春來風物觸動,遂附麗于意象描寫奔涌而出。
上一篇: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秦觀《江城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