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潤·[越調(diào)] 黃薔薇帶慶元貞
顧德潤
御水流紅葉
步秋香徑晚,怨翠閣衾寒。笑把霜楓葉揀,寫罷衷情興懶。幾年月冷倚闌干,半生花落盼天顏,九重云鎖隔巫山。休看! 作等閑,好去到人間。
【鑒賞】 這是一支題為 “御水流紅葉”的帶過曲。題中隱含了 “紅葉題詩”的典故。唐宋人筆記中多記載了這一故事。唐張實 《流紅記》 記載說: 唐僖宗時,有儒生于祐偶然見到御溝中流出一片紅葉,取而視之,有詩題于其上: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他終日吟詠,數(shù)月未眠,飲食俱廢,后寫成二句 “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 也題于紅葉上置御溝中。適宮中遣出宮女覓配,經(jīng)人從中撮合,結(jié)成夫妻,后知其人即原題詩紅葉之韓氏。故事或系傳說,或?qū)偬摌?gòu),但反映了封建時代宮女長期被禁錮在深宮的苦悶,渴望回到人間,獲得自由,因而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就這支曲子而言,詩人并非寫愛情故事,而是化用此典,寫一個文人科場失意的“衷情”。
像一組電影鏡頭,詩人在曲中為我們攝下了這樣的生活畫面: 深秋之夜,天寒被冷,心情哀怨,不能成眠的文人獨自在花園的曲徑上徘徊; 幾乎是無意間,他揀起地上的楓葉,隨手把玩,忽有所悟,于是就題詩葉上,傾訴胸中淤積的苦衷; 當(dāng)苦衷寫罷,心境已趨平靜,對科舉功名也心灰意冷了。此時閃現(xiàn)在主人公腦海中的是幾年來科場失意的悲哀,盼望君王龍顏開恩,可惜青春已過,科場落魄,仕途渺茫,龍顏始終未開,科場功名永遠(yuǎn)是可望而不可即。多年的熱情已經(jīng)耗盡,半生的希望付諸東流,迫使他不能不對功名富貴心灰意冷,不得不采取“等閑” 處之的態(tài)度?!肮賵觥薄ⅰ笆送尽?、“仙境” 在詩人眼中都成了虛無的存在,那么他的歸宿在哪里?隨俗人間,浪跡江湖,這或許是多年來仕途無門,難展大濟(jì)蒼生之志的詩人得以解脫的途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清心適意、自在逍遙。
詩人在曲中表達(dá)的人生體驗或許是那些失意之人所共有的吧。
上一篇:湯式·[越調(diào)]柳營曲·聽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張可久·[黃鐘]人月圓·雪中游虎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