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原湘·甘州》原文賞析
山居
甚仙人、削出秀玲瓏?不道是人間!被千巖萬壑,重重鎖住,翠冷蒼寒。一種乾坤清氣,清極竟忘還。太古元非古,只在深山。三十六峰峰缺,聽半空語笑,飛落銀灣。任閑云來去,還遜我心閑。況西風、幾多塵客,便夢魂、歸不到煙巒。呼明月、倒隨天影,浸入寒潭。
這首詞很象一幅傳統的山水畫,虛實結合,既似仙境,又在人間,充分表現了山居景色的清幽和詞人內心的寧靜、淡泊。
上片開門見“山”,用的是驚奇、贊嘆的口吻:是什么仙人削出這樣玲瓏秀美的山峰?——想不到它就在人間! (“削出”兩字源于李白《望廬山五老峰》詩“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二句落筆不凡,引人入勝。既象問答,但又答非所問,不禁使人聯想到李白的《山中答問》詩:“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贝嗽~似答非答,別饒韻味,正與李太白詩同。不過,李白說是“非人間”,詞人卻道“是人間”,可謂反其意而用之。接下去三句,一氣呵成,具體描繪巖壑的幽深、山居的清冷。詞人愛的就是這個“清”,因此有意連用兩“清”字:“一種乾坤清氣,清極竟忘還?!苯腥肆鬟B忘返、樂于山居的正是這種清絕的境界。末二句:“太古元非古,只在深山?!泵钤谒平Y又似起,似斷又還連,一方面在意蘊上、手法上呼應開頭,說這種清境應屬太古(即遠古),但又并非太古;它只在深山,仍在人間。另一方面引出下片,將天上與人間溝通起來寫。
換頭處的“三十六峰”也不必實指。道家稱神仙居住之地為“三十六洞天”,這里既指仙境,也表示峰巒重疊,照應上片的“千巖萬壑”?!胺迦薄倍?,構思奇妙。唯有“峰缺”,才能聽到“半空語笑”;否則重巒疊嶂,全無空隙,神仙的語笑從何“飛落銀灣”(即銀河)呢?從“峰缺”處聽到半空笑語,則山高可知。但更重要的是此山除上片所說“清氣”之外,還有一股“靈氣”,使人飄飄欲仙。銀河里竟會得灑落下歡聲笑語來,那情景多美,想象力有多豐富啊!然而詞人倒并不曾產生“乘風歸去”的遐思。他追求的主要是內心的閑適和寧靜:“任閑云來去,還遜我心閑?!鄙介g的云是“閑”的,但還不如詞人的心“閑”。這個“閑”也類似上文所引李白詩中“笑而不答心自閑”的“閑”。唯其心閑,才能覺得云閑;唯其心清,才能覺得氣清。整個山居的清幽寂靜,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詞人內心世界之恬淡閑適的反映。這意思,詞中接著就點出來了:“況西風、幾多塵客,便夢魂、歸不到煙巒?!痹谇镲L鞍馬、黃塵古道上,有多少追名逐利、謀官干祿的人,他們便是做夢,也只能做黃粱夢、南柯夢,決然夢不到煙嵐、云岫。換言之,他們是決不肯抽身退隱,深入山中來領略丘壑之美的。煞尾以景結情,又與換頭處相應:上面一“聽”字,這里一“呼”字——“呼明月、倒隨天影,浸入寒潭?!本褪钦f招呼空中的明月,讓她流天的素影(按《甘州》結尾倒數第二句是特殊句法,中間兩字連讀,這里“倒——隨天——影”意即倒映她隨天流轉的影子?!八卦铝魈臁笔悄铣沃x莊《月賦》中的名句)浸入山間清冷的潭水,來與自己作伴。這個結尾于凄冷中見豪宕,反映詞人的心境雖寂寞但并不消沉。冷月倒影寒潭,既是造境,又是寫情。山居的清幽、心境的澄凈。至此,已到渾然無間的境地了。
這首詞格調高雅,風味清新,空靈而不沾滯,寂寥而不感傷,語言著意錘煉而歸于自然,自是相當有質量的山水佳作。
上一篇:《呂碧城·瑞鶴仙》原文賞析
下一篇:《彭孫遹·生查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