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垂虹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斷云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②
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③
【注釋】 ①垂虹亭:在太湖東側的吳江垂虹橋上,始建于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②洞庭:此處是太湖的別稱,并非湖南的洞庭湖。《文選》李善注:“太湖在秣陵東,湖中有包山,山中有石室,俗謂洞庭。”③桑苧:桑樹與苧麻,此處代指故鄉。
【譯文】 浩渺太湖之上,飄浮著一葉斷云般的小帆。湖中鱸魚白亮亮如同美玉,柑桔宛若金子金燦燦。我想寫一首新詩寄往遍植桑苧的家鄉,告訴親人:這垂虹的秋色呵,彌漫了中國的東南! (陶文鵬)
【集評】 今·顧之京:“首句……‘一葉’不同于‘一片’,它與‘帆’都具有飄浮的動感,因而全句雖不用動詞,卻都能將動態隱含于名詞與量詞之中。次句兩個‘破’字分別與‘玉’、‘金’搭配,既表現出玉破而成鱸魚、金破而成柑桔的瑰奇境界,又形成‘句中對’造成音節的和諧與明快。第三句……用‘桑苧’代指家鄉,十分新穎,使人聯想到‘綠樹村邊合’的質樸鄉村,恰與具有絢爛色彩的第二句形成對比。末句中僅用一個‘滿’字,就寫出了秋色的彌漫,正是‘煙云掩映’的‘米家’山水筆法。”(《宋詩鑒賞辭典》第629頁)
【總案】 這首詩也突出地體現了米芾畫家而兼詩人的特征。詩人以垂虹亭作為一個聚光點,把太湖的秋色寫得格外明麗廣闊,同時,表達了深切的思鄉之情。一葉白帆飄在太湖上,在廣闊的背景下展示太湖的美麗風光。“玉破鱸魚金破柑”,則是通過簡化的手法突出鱸魚和柑這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東西,“玉”“金”,既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同時,也表現出其美質。后兩句情中含景,景中滲情,把深厚的鄉思和對太湖秋色的摯愛,融合起來表現,用筆巧妙。
上一篇:蒨桃《呈寇公二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曾鞏《城南》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