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二)》曠性怡情(匾額)
曠性怡情(匾額)
賈迎春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元春題大觀園一絕之后,命眾姊妹也各題一匾一詩,她讓大家隨意發揮,“不可因我微才所縛”,但求“不負斯景而已”。眾姊妹構思片刻,即各各成誦,賈妃依次看她們的題詠,第一首便是二小姐迎春所作的這首詩。
綽號“二木頭”的迎春是一個性格懦弱、缺乏才情的女子。她不大會做詩,所以,猜詩謎也猜不對,行酒令一開口就錯了韻。她奉元春之命所題的匾額——“曠性怡情”,倒象這位懦小姐對諸事得失都不計較、聽之任之的生活態度的自然流露。她勉強湊成的這一絕句,內容空洞,直白淺露,無任何新意與形象性可言,與她的為人一樣,平庸無奇、寡淡無味。“園成景備特精奇”,這開首一句便與元春詩中的“諸景備”、“建來精”十分相似,可以說是套用、襲用別人的陳詞舊義。“奉命羞題額曠怡”句,拙稚直露,意思也不過是匾額之義的再次重復。“誰信世間有此境”,亦是由元春“天上人間”的句意搬用而來,卻比元春的陳言成句更少含蓄也更乏文采。最后一句“游來寧不暢神思”,與“曠怡”、“曠性怡情”完全同義,而竟在短短的四句詩中三次重復,足見其“作者”的才情已乏匱到何等境地。這首詩真是“二木頭”小姐一個活脫脫的寫照呵!
這首詩就其本身來看寫得很不象樣,但從摹擬對象來說,卻是非常成功的。曹雪芹把“追蹤躡跡”地忠實模寫生活做為自己寫小說的美學理想,象這樣能使讀者從所作中想見其為人的詩,實在是摹擬得相當絕妙的。
上一篇:《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大觀園題詠十一首(其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