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周容·小港渡者》鑒賞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 “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予慍為戲。趣行及半①,小奚仆,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牡下矣②。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莫而無所歸宿者③,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春酒堂集》)
本文隨手記一凡人小事,文雖短小,然曲折有致,于平淡中見意趣。開篇點出自小港入蛟川城一事,為全文引子。接著寫日暮天晚,用“西日沉山,晚煙縈樹”一工對,靈動秀麗,寫活了日暮氛圍。因日暮天晚,擔心城門關閉而向人打聽,由此引出渡者。正面寫渡者,著墨不多,但其戲謔古怪的情態卻給人很深印象。對一陌生的問路者,他先是“熟視”,然后才回答,僅此,已令人生疑; 而其答話,又最不近情理,則更令人驚怪,所以引起作者生氣,以為是渡者有意戲弄。誰知結果因小奚跌倒,書簡散亂,耽誤時辰,竟如渡者所言,倒見得他仿佛有先見之明了。于是引起作者的敬佩和一番深思,由渡者不可思議的答話和自己當晚的經歷中悟出了“躁急自敗”的人生哲理。
文中所記之人,為一平凡渡者; 所記之事,僅為問路一小事; 其文,僅百余字,卻迭宕曲折,富于理趣如此。
上一篇:《明·歸有光·寒花葬志》鑒賞
下一篇:《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