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陂杏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②
【注釋】 ①陂(bei杯):池,或指池邊或池中小洲。這里北陂當是地名。②絕勝(sheng生):絕對超過。
【譯文】 一池春水環繞護衛著花神。花影婆娑,各領幾分妖嬈的神韻。縱然被春風吹落,如雪花般飄去,也絕勝于在鬧市被碾碎成塵!
(王 洪譯)
【集評】 近·陳衍:“末二語恰是自己身分。”(《宋詩精華錄》卷二)
近·陳衍:“讀荊公集竟,摘句如下:數句及全首者,如‘一陂’云云以上荊公佳句,皆山林氣重而時覺黯然銷魂者。所以雖作宰相,終為詩人也。”(《石遺室詩話》十七)
今·程千帆:“借杏花來象征了自己剛強的性格。……作者又別有《杏花》五古云:‘石梁度空曠,茅屋臨清炯。俯窺嬌嬈杏,未覺身勝影。嫣如景陽妃,今笑墮宮井。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通篇寫臨水杏花,側重花影,而不著一水字,極工巧而富于情韻,可與本篇參讀。”(《古詩今選》第485頁)
今·王鎮遠:“‘作雪’與‘成塵’,分別為高尚與污濁的象喻。……為堅持自己的理想而獻身,這是詩人一貫的宗旨。‘縱被’、‘絕勝’,語氣堅決悲壯,與屈原‘九死未悔’的精神極為相似。”(《宋詩鑒賞辭典》第242頁)
【總案】 詩中杏花是一個象征意象,寄寓了詩人高潔的思想品格和頑強斗爭的意志。其藝術構思是在鮮明的對比中突出杏花亦即詩人悲壯的形象。“絕勝”二字實為構思的關鍵。這種構思,似從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中借鑒而來。
上一篇:劉克莊《北來人二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蒨桃《呈寇公二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