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湖上朱橋響畫輪。①溶溶春水浸春云。②碧琉璃滑凈無塵。③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④日斜歸去奈何春。
【注釋】 ①朱橋:裝修有紅色欄桿的橋。畫輪:雕繪有彩畫的華美車輛。歐陽修《采桑子》:“綠柳朱輪走鈿車。” ②溶溶:水面寬闊貌。歐陽修《采桑子》:“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③碧琉璃:指水面碧凈光滑如碧色玻璃。歐陽修《采桑子》:“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④游絲:春季里昆蟲吐出來的細絲,隨風飄蕩在花草樹木間。縈:纏繞,牽絆。李白《惜余春賦》:“見游絲之橫路,網春輝以留人。”
【譯文】 湖面朱橋上,隆隆地駛過華美的游車,蹄聲輕捷,車輪滾滾。溶溶的一湖春水中,沉浸著朵朵舒緩的春云。湖面就象一塊碧色大玻璃,鮮亮光滑,潔凈無塵。飄蕩在路中的游絲,牽留醉醺醺的游客,花那邊的春鳥,也聲聲啼鳴,喚住行人。日已西斜,只得歸去,無可奈何惜陽春。
【集評】 明·王世貞:“永叔極不能作麗語,乃亦有之。曰‘隔花啼鳥喚行人’。又‘海棠經雨胭脂透’”。(《藝苑卮言》)
明·楊慎:“‘奈何春’三字,新而遠。”(《草堂詩余》卷一)
明·董其昌:“觸景賦詩,古人胸次何等活潑潑地。”(《便讀草堂詩余》)
清·黃蘇:“沈際飛曰:‘人謂永叔不能作麗語。如“隔花”句,“海棠經”句,非麗語耶?”按‘奈何春’三字,從‘縈’字‘喚’字生來,‘縈’字‘喚’字,下得有情。而‘奈何’字,自然脫口而出,不拘是比是賦,讀之亹亹情長。”(《蓼園詞選》)
【總案】 這首詞寫西湖春色。朱橋倒影,春水無波;游絲縈路,啼鳥喚人。聲光色態,無不令人流連忘返。結句尤佳。春色再好,然日照西斜,人須歸去,不得再作賞玩。唯其不得再作賞玩,益見得春色更好。
上一篇:晏殊《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