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王公諱述祖碑文》(王天志)
公諱述祖,生于民國二十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日,于公元二零零六年二月十日壽終正寢,享年七旬有六。南極星殞,光璀璨而奪目;泰山巖頹,音金聲而玉振。太公一生,高鑄豐碑。
太公祖籍靖遠高灣馬寨村,生于亂世,長于荒年,幼歲飽經磨難,勤奮堅毅,聰穎好學。年十三,始就讀于馬寨村學,十七歲卒業于靖遠師范附屬小學。1952年參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8年間,歷任會寧縣郭城糧管所會計、所長,會寧縣糧食局副局長、局長,會寧縣財貿領導小組組長,會寧縣生產指揮部副主任,會寧縣商業局局長等職。1980年6月調至靖遠,任靖遠縣商業局局長。1984年2月起,連續當選靖遠縣第九屆、第十屆和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92年12月退休。
太公勤政為民。在苦甲天下,貧甲天下的會寧嘔心瀝血廿八春秋,為生靈之溫飽,百姓之安康,行千山萬壑,涉綿延祖歷,飽嘗苦澀,備受艱辛。奇缺之物資得以流通,頹廢之集市因而繁榮。太公把寶貴的青春壯歲獻給了他深愛的會寧這塊熱土,年屆半百,方惜別他為之操勞、為之效力的會寧父老鄉親。在靖遠工作一十三載,當商業局長,統籌兼顧,殫精竭慮;做人大常委,為民請命,鞠躬盡瘁。太公從政四十余載,以國為家,以民為本,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始終不渝地踐行他之工作宗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視百姓為父母,視民眾利益高于一切。”
太公廉潔奉公。為官四十余載,從不利用民眾賦予之權力謀取私利。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國難深重,粒米如金,家人食不果腹,饔飧不繼,太公身為糧食局長,不從國庫取其一粒。子女讀書就業,亦無一人以其父權力照顧安排,而使其自尋職業,各謀發展。雖官至七品,而謙虛謹慎,艱苦樸素,食粗茶淡飯,著百姓布衣。其志之潔,其行之廉,雖古之圣賢,未有過之者。
太公品節,剛柔相濟;太公為人,德才兼備。他繼祖脈遺風,剛直不阿,不卑不亢;襟懷坦蕩,光明磊落;正道直行,橫眉冷對惡行(一身正氣干革命);懷瑾握瑜,俯首甘為公仆(兩袖清風做公仆)。
太公秉性仁厚。尊老愛幼,扶弱濟貧。修身齊家,堪稱楷模。與妻張氏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度金婚而情益篤,近八旬而愛彌深。孟子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及于家邦”,太公之謂也。太公嚴于律己,尤嚴于教子。時刻教導子女正直做人,刻苦讀書。每休假回家,必詳詢子女學業,獎勵督促,且常以家書督導。他節衣縮食,上敬父母生活,下供子女讀書。高堂雙親,均享高壽榮歸,子女七人,俱為家興業盛。長子志東,大專學歷,經濟師職稱,曾為國從戎,后任靖遠縣烏蘭鄉鄉長,現任靖遠縣民政局書記。次子志曙,中學畢業,致力農本,任本村委會委員,本村村長,勤勞致富,耕讀傳家。三子志雷,本科學歷,戎裝報國,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宣傳部副部長、油料研究所政委,現任304醫院政委、黨委書記,師級干部,大校軍銜。四子志萬,高中畢業,靖遠縣糧食局工作。長女志芳,次女志芬,三女志華,知書達禮,聰慧嫻淑,均為國家干部,各適名望之家,夫顯子貴,家道殷實。有孫九人,四男五女。長孫慶,中專畢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市醫學研究院工作;次孫瑞,本科在讀;三孫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工作,本科學歷,少尉軍銜;四孫鑰,大學在讀;孫女昕宇、彩宇、曉宇、艷宇,皆大專畢業,供職國家。幼孫女美宇,高中讀書,勤奮刻苦,前途無量。子孝孫賢,盡享天倫。
太公志趣廣泛,多才多藝。琴棋書畫,均有涉獵;尤喜書法國畫,亦樂體育文藝;酷愛史書,精研《周易》;經史子集,頗有研究;天文地理,靡不諳熟;通史勵志,明經修行。退休生活豐富,晚年精神充實。銘曰:
屈吳蒼茫,高灣綿長;高山厚壤,滋育賢良;
祖歷河畔,勛業輝煌;黃河岸邊,英名遠揚;
太公之功,高山仰止;太公之德,景行行止。
甘肅省示范高中靖遠一中高級教師 王天志 敬撰
×年×月×日
上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宋老太公之碑》(周玉林)
下一篇:祭文賞析·《祭父文》(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