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春到蕪菁事已非,杜鵑看又喚春歸。
幽香一點無尋處,燕蹴飛紅染客衣。
金末詩人段克己,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縣)人,入元后不仕,與從弟成己隱居家鄉龍門山(今山西省河津縣北)長達二十年之久,二人均以文章詩詞擅名,合稱二妙,二人詩文合為《二妙集》行世。《暮春有感》三首即作于他隱居龍門山時,這里選的是其中的一首。詩作表現了作者感時傷春,緬懷故國的心緒,是一首剛健清新的妙詩。
詩的開始,化用韓愈《感春》詩“黃黃蕪菁花,桃李事已畢”句,用一種蔬菜寫明春天即將過去——到了暮春季節。蕪菁,是一種種植得較晚的農家蔬菜,夏末方可食用。“春到蕪菁事已非”,春天到了蕪菁生長的時候,說明春天已是晚春季節,作者生活在農村,顯示、烘托出一個特定的環境氛圍。這是作者眼見的景物。接著,又是聽到杜鵑的鳴叫。杜鵑,又叫“催歸鳥”,其鳴叫聲似“不如歸”。杜鵑要催春歸來,春天能催歸回嗎。作者正在尋思,“幽香一點無尋處”,一絲馨香撲鼻來,難道真是春天回歸了嗎?不,“燕蹴飛紅染客衣”,原是燕子用腳蹬落了飛飄的花瓣。短短四句詩,描寫蕪菁、杜鵑、殘花三樣景物,勾勒出一幅農家暮春落紅圖。抒發了作者閑適的心境,顯示作者清新淡雅的詩風。
這首詩表面上是在繪景,其實是在寫人,寫作者——隱居者自己,寫他的所見、所聽、所聞,通過他的所見、所聽、所聞,勾勒出一幅晚春景色。表面是寫景,實際是在抒發作者的感懷。春天消失了,作者觸物生情,緬懷故國,可是鳥兒并不懂得詩人的心情,杜鵑鳴喚春歸、燕子蹬掉殘花,引得作者更加傷神。因此,看似沖淡,實是感傷,幽深曲折,含蓄蘊藉。
上一篇:李俊民《過濟源》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周馳《和郭安道治書韻》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