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寄洪與權》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劍氣寒高倚暮空,男兒日月鎖心胸。②
莫藏牙爪同癡虎,好召風雷起臥龍。③
舊說王侯無世種,古嘗富貴及耕傭。④
須將大道為奇遇,莫踏人間齷齪蹤。⑤
【注釋】 ①洪與權:作者之友。②“劍氣”句:《太平御覽》引《雷煥別傳》:“晉司空張華夜見異氣起牛斗,華問煥見之乎?煥曰,此謂寶劍氣。”寶劍氣,寶劍的光芒。后常用以比喻人的聲望或才華。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李白《大獵賦》:“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 ③牙爪:即爪牙。臥龍:舊喻隱居的俊杰。《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徐庶)謂先生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后來諸葛亮從隱居地隆中出山輔劉備,創建蜀國。
④“舊說”兩句:《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又同書陳涉語:“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⑤大道:作者所指為原本“六經”的孔孟之道。齷齪:器量局狹,拘牽小節。張衡《西京賦》:“獨儉嗇以齷齪。”又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應如倚天長劍騰光于高寒的暮空,七尺男兒襟懷磊落像抱日月在心胸。切莫如癡虎那樣自藏爪牙喪失威勢,努力召喚風雷做有志乘時而起的臥龍。古人曾說王侯將相本非世代傳種,自古多有貧賤者伸志而成富貴的英雄。當須胸懷大道去把握展志用世的奇遇,切勿重蹈人間喪志失節的齷齪行蹤。
【集評】 今·馬祖熙:“王令是一位具有進步思想和渴望建立功業的青年詩人。他身處窮困,抱負不凡,在詩歌中常常流露出雄視千古、跨壓百代的志氣。這首《寄洪與權》詩,是他和友人言志的詩篇。”“全詩意氣高昂,感情強烈,表達了作者積極爭取任世之重的大志和堅持道義的高尚風操。”(《宋詩鑒賞辭典》第290—291頁)
【總案】 這首寄言友人的述志詩篇,慷慨激昂,意氣奔放,感情激越,表現了詩人積極用世的志向和堅守道義的風范。作者在《述志》一文中曾說:“士志于道,得其時則持其道,進而行之天下,所得吾志者,道也,富貴豈吾之志哉?非其時,而道不行于天下,則去富貴而不居,是猶吾之志也,何曾損益于吾心哉!”(《王令集》卷三)將此文與本詩對照,聯系作者境遇,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本詩的題旨,其詩確是出于肺腑。詩中設喻、用典,生動貼切,氣概非凡,增強了全詩高揚的浪漫情調。
上一篇:家鉉翁《寄江南故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季孫《寄蘇內翰》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