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鉉翁《寄江南故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曾向錢塘住,聞鵑憶蜀鄉。①
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塘?
【注釋】 ①錢塘: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市。鵑:杜鵑鳥。蜀鄉:詩人家鄉眉山,在蜀中。相傳杜鵑是古蜀國望帝杜宇死后魂化而為鳥的。古又以杜鵑聲如喚“不如歸去”,故詩人聞鵑聲而憶故鄉。
【譯文】 我曾經遠離家鄉客居在錢塘,聽到杜鵑鳴聲不由得思念蜀中故鄉。不知今夜我飄飄悠悠的夢魂,是要歸返蜀鄉還是故都錢塘?
【集評】 今·程千帆:“‘不知’得好,因為夢到錢塘和夢到蜀中,對于詩人來說,都是夢想恢復祖國,實質上是一回事。”(《古詩今選》第610頁)
今·程一中:“這首小詩,字句樸素如道家常,內涵卻很豐富。加上‘寄江南故人’這樣一個同樣樸素的詩題相襯托,詩中蘊含的家國之思就不唯自感而已,還有它明顯的落處。當時流落南北的遺老孤臣還大有人在,詩中的深情,不也是對這些‘江南故人’的精神鼓舞嗎?”(《宋詩鑒賞辭典》第1424頁)
今·倪其心、許逸民:“詩中抒寫時刻思歸故國家鄉之情,深摯沉痛,樸實感人。前二句直訴思念,后二句故問夢歸。通首一意貫之,日思夜夢,都是故國家鄉。日之所思,夜之所夢,‘不知今夕夢’,正是日日思夜夜夢的結果。然而只是說思念和夢想,正見出身不由己,不得歸來。所以言外有不盡的故國淪亡的沉痛和矢志不屈的悲涼,情操堅貞,氣節凜然,令人感動而且敬佩。”(《宋人絕句選》第415頁)
【總案】 身陷敵營,心系家國,瀝血嘔心,迸落紙上,自成一首深摯沉痛、感人肺腑之作。“聞鵑憶鄉”典故用得極自然貼切,不知夢歸何處仍然要問,沉痛至極。而“錢塘”與“蜀”有意重復,尤顯出日思夜夢時刻眷念之深情。音節回旋往復,更加動人。
上一篇:李覯《寄小兒》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令《寄洪與權》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