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清明》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①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②
【注釋】 ①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古來習俗以清明節氣開始的第一天為清明節,進行掃墓、春游等活動。節日一般為公歷4月5日,農歷在三月初。此篇一作魏野詩。蕭然:落寞無生趣。野僧:在郊野出家修行的僧人,義近“苦行僧。” ②“昨日”二句:古時習俗以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不生火,只吃冷食。寒食過后,重新起火,故稱“新火”。
【譯文】 富貴人家花天酒地,日日嬉游宴飲,我卻清貧得無花無酒過這佳節清明。我蕭然落寞,對世俗興趣索然乏味,恰似個在郊野浪游的苦行僧。昨天就向鄰居討取新火,今天清早起來,用討來的新火點燃一盞讀書燈。
【集評】 宋·胡仔:“元之二絕(按:指此首及《錫宴清明日絕句》:‘宴罷回來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幾多紅袖迎門笑,爭乞釵頭利市花。’何況味不同如此,亦可見其老少情懷之異也。”(《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十九)
今·倪其心、許逸民:“這首歌詠清明的小詩,主題思想是發憤讀書,勵志勸學。前二句是開門見山,針對世俗發議論,指出花酒游宴的清明,不是清貧寒士的佳節;后二句是現身說法,自訴貧窮卻有志,表明寒士的清明佳節,第一件事就是刻苦用功,努力讀書。而語言樸實,議論明快,敘述簡截,毫不做作,讀來切實有味,欣然受益。”(傅璇琮選《宋人絕句選》第9頁,齊魯出版社1987年版)
【總案】 倪、許二先生對此詩主題分析甚簡明。但此詩只是樸實地敘事,在敘述中略帶自嘲自勵之情趣、意志,并不見有議論之跡象。由于寫出一介清貧寒士在人間清明佳節中的特殊境況與情懷,故能引起古來廣大寒士的共鳴,成為歷代傳誦的名篇。
上一篇:沈括《潤州甘露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清明二絕(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