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潤州甘露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丞相高齋半草萊,舊時風月滿亭臺。②
地從日月生時見,天到江山盡處回。
三國是非春夢斷,六朝城闕野花開。③
心隨潮水漫漫去,流遍煙村半日來。
【注釋】 ①潤州:州名,州治在今江蘇鎮江。甘露寺:據《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九記“潤州丹徒縣甘露寺,在城東角土山上,下臨大江,晴明軒檻上,見揚州歷歷”。寺傳為三國吳孫皓甘露元年所建。②丞相:當指陳秀公。《宋詩紀事》卷二十二沈括《陳丞相故宅》詩下引《夢溪筆談》:“丞相陳秀公,治第于潤州,極為閎壯,池館綿亙數百步。宅成,公已疾甚,唯肩輿一登西樓而已。”草萊(lai來):草茅,雜草。此指丞相高齋已荒廢,雜草叢生。③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稱六朝。城闕:城樓、宮闕。
【譯文】 丞相的高樓已沒在草萊之中,可那往日的清風明月,卻依然充滿著亭閣樓臺。地勢高敞,日月初升即可見,天宇隨著江山綿延遠去,一直到盡頭才回還。三國紛爭像一場春夢已斷,六朝的城樓宮闕上也已四處野花盛開。一片撫今追昔之心啊,隨著江潮遠遠而去,半日間流遍了煙村才歸來。
【總案】 此詩雖題為《潤州甘露寺》,而所寫的卻不局限于甘露寺本身,實乃詩人登臨甘露寺而興起的撫今思昔之幽情。既有對魏、蜀、吳三國鼎立對峙、爭雄稱霸的歷史思考(緊切甘露寺為吳所建之歷史),又有對繁華夢斷、歲月易逝、人世滄桑的感慨。在內容上雖不脫登臨懷古詩之格局思路,但全詩善于寫景抒情,時空遼遠曠蕩,境界渾茫,感慨遙深,不失為登臨懷古佳作。其中“地從日月生時見,天到江山盡處回”句,顯然由唐代張祜《題潤州甘露寺》詩之“日月光先見,江山勢盡來”句脫化而出。
上一篇:仲殊《潤州》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禹偁《清明》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