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南康望湖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八月渡長湖,蕭條萬象疏。②
秋風片帆急,暮靄一山孤。
許國心猶在,康時術已虛。③
岷峨家萬里,投老得歸無?④
【注釋】 ①題一作《望湖亭》。②長湖:指鄱陽湖。③許國:為國效命。康時:即匡時,救正時弊。匡,救正。宋代因避宋太祖趙匡胤名諱,以康代匡。④投老:到老、臨老。
【譯文】 八月里船過鄱陽,萬物景象蕭條疏落。勁急的秋風下,單舟揚帆急駛;淡淡的暮氣中,孤山獨峙。報國之心還在,救時之策成空。岷峨故鄉相距萬里,臨老能否歸去?
【集評】 宋·周輝:“紹興辛酉(1141),輝隨侍之鄱陽,至南康,揚瀾左蠡,失舟,老幼僅以身免。小泊沙際,俟易舟。信步至山椒,一寺軒名重湖,梁間一木牌,老僧指擬,是乃蘇內翰留題。登榻觀之,即‘八月渡重湖……’詩已欲漫,尚可讀。僧云:以所處深險,人跡不到,故留至今。然律詩而用兩韻,叩于能詩者,曰:詩格不一,如李誠之送唐子方,亦兩押‘山、難’字韻,政不必拘也。而坡《岐亭詩》,凡二十六句而押六韻,或云無此格,韓退之有《雜詩》一篇,二十六句押六韻。”(《清波雜志》卷二)
清·紀昀:“但存唐人聲貌而無味可咀,此種最害事;而轉相神圣,自命曰高,或訾警輒哂曰俗,蓋盛唐之說行而盛唐之真愈失矣。”“此格易得峭拔。”(《紀批蘇詩》卷三十八)
【總案】 本篇作于紹圣元年(1094)八月過南康(今江西星子縣)時。元祐八年(1093)八月蘇軾被任為定州(今河北定縣)知州。相隔幾月,在紹圣元年閏四月至八月內,竟連遭三次貶官,最后貶為寧遠軍(今廣西容縣)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幾個月來政治生涯的風云突變,一路上景物的蕭疏凄清,蘇軾深感仕途的險惡蹇阻,充滿了“許國”無望的失意感,又一次喚起了退歸故里的愿望。
上一篇:文天祥《南安軍》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曹《南徐懷古呈吳履齋》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