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立之《送人之常德》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風原頭桐葉飛,幽篁翠冷山鬼啼。②
海圖拆補兒女衣,輕衫笑指秦人溪。③
秦人得知晉以前,降唐臣宋誰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請君停篙莫回船!
編蓬便結溪上宅,采桃為薪食桃實。
山林黃塵三百尺,不用歸來說消息。
【注釋】 ①之:去。常德:南宋府名。所轄桃源縣有桃源洞,后人常附會為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②篁:竹。《楚辭·九歌·山鬼》:“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③海圖句,杜甫《北征》:“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拆波濤,舊繡移曲折。”秦人:指桃花源中之人。
【譯文】 秋風吹落枯黃的桐葉,翠冷的幽竹深處有山鬼的啼鳴。桃源的民風是那樣的古樸,打點好行裝請盡快地上路。那里的人民遠離劫亂,根本不知道有秦漢唐宋代代相傳。一旦到達夢中的桃源,就在那編蓬結宅,采食桃鮮。千萬不要再想著回來,外面的世界簡直是污穢不堪!
【集評】 今·錢鐘書:“這首詩感慨在元人統治下的地方已經沒有干凈土,希望真有個陶潛所描寫的世外桃源”。(《宋詩選注》第321頁)
今·金性堯:“實以遺民心情,渴望有一桃源凈土以避濁世。”(《宋詩三百首》第403頁)
今·顧復生:“比蕭立之稍晚的方回,在所作《桃源行》的序中說:‘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國之亡,不忍以其身為仇人役,力未足以誅秦,故去而隱于山中爾。’可以作為蕭立之此詩的注腳。”(《宋詩鑒賞辭典》第1418頁)
【總案】 此是遺民互相送別之詩。常德為傳說中桃花源所在,故以此為主題。詩中不言桃花源內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的安定怡然,而言桃源之外環境的幽險。桃源之內,亡國之恨亦無處訴說。故此避秦實為無可奈何之事。末句表示了堅定的絕世之心。
上一篇:姜夔《送《朝天續集》歸誠齋,時在金陵》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俞桂《送人之松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