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游園不值》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②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注釋】 ①宋謝枋得選《千家詩》題作《游小園不值》。不值:沒有遇上。②憐:愛惜。屐(ji機):木頭鞋,鞋底有兩道高齒。扣:同叩,敲。柴扉:柴門。
【譯文】 大概是憐愛青苔,怕木屐的鞋齒踏踩。我輕輕地敲打著柴扉,卻久久不見主人來開。圍墻里,定然有滿園關不住的春色,你看,一枝紅杏伸出墻來。
(王 洪譯)
【集評】 明·瞿佑:“陳簡齋詩云:‘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陸放翁詩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稱。葉靖逸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戴石屏:‘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頭賣杏花。’句意亦佳,可以追及之。”(《歸田詩話》卷中)
今·錢鐘書:“這是古今傳誦的詩,其實脫胎于陸游《劍南詩稿》卷十八《馬上作》:‘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不過第三句寫得比陸游的新警。《南宋群賢小集》第十冊有另一位‘江湖派’詩人張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題》說:‘誰家池館靜蕭蕭,斜倚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閑字填襯,也不及葉紹翁的來得具體。這種景色,唐人也曾描寫,例如溫庭筠《杏花》:‘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吳融《途見杏花》:‘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又《杏花》:‘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但或則和其他的情景攙雜排列,或則沒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寫得這樣醒豁。”(《宋詩選注》第295—296頁)
今·程千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古詩今選》第604頁)
今·吳熊和:“葉紹翁寫園的一角,比陸游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墻來’的前面加上了 ‘關不住’這個‘關’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躍,使與‘關’字相應的‘出’字更有精神。‘一枝紅杏’與‘滿園春色’相對,又顯出春光的洋溢,兩句中含義有幾層,詩意蘊藉。后來就產生了‘關不住的春光’的說法,這兩句詩也常用來形容生活中的這類境況了。”(《唐宋詩詞探勝》第377頁)
今·霍松林:“這首詩的好處之一是寫春景而抓住了特點,突出了重點”;“好處之二是‘以少總多’,含蓄蘊藉”;“好處之三是景中有情,詩中有人,而且是優美的情、高潔的人”;“好處之四是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夠引起許多聯想,從而給人以哲理的啟示和精神的鼓舞”。(《宋詩鑒賞辭典第1242頁)
今·倪其心、許逸民:“作者將一段閑情寫得如此富有情趣。作者游園是為了追尋春天的腳步,而主人閉園是因為愛惜青苔,這么一說便溝通了主客惜春之心,使訪友不遇的惆悵頓時化為烏有。作者看到的是一枝紅杏,而引導讀者想到的是滿園春色,讀者與作者在這里又產生了共鳴。‘關不住’和‘出墻來’,互為因果,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宋人絕句選》第408頁)
今·金性堯:“三、四兩句是名句,寫得自然,寓見微知著之意。……張良臣《偶題》……就是顯得太用力了,如‘好春’、‘粉墻’之類總感到有些涂抹,‘藏不盡’比‘關不住’尤其見絀。”(《宋詩三百首》第286頁)
【總案】 游園,賞花,尋春,是古代文人墨客反復吟誦的題材,而這首小詩卻能夠在前人創作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以其新穎的構思、獨特的魅力,傳誦千古。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忽然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詩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正如霍松林先生所說:“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機勃勃的新事物是任何人都禁閉不住、壓制不了的。”(參見《宋詩鑒賞辭典》第1242頁)
繆鉞先生在《論宋詩》中說:“宋詩之情思深微而不壯闊,其氣力收斂而不發揚,其聲響不貴宏亮而貴清冷,其詞句不尚蕃艷而尚樸淡,其美不在容光而在意態,其味不重肥醲而重雋永。”葉紹翁的這首七絕正體現了這些特點。取景小而含意深。全詩如一顆多棱面的水晶石,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美。僅此一首詩,葉紹翁的名字便永遠鐫刻在詩史上。
上一篇:蘇洵《游嘉州龍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陸游《游山西村》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