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蘇小小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這首詩可以作為李賀風格的典型。用擬古的題材,發幽艷的辭藻。全篇用12個三言句,音調已很急促。末二句下與雨協韻,更是戛然而止。形式在古詩與近體歌行之間,與李白用三言句的方法不同。
《玉臺新詠》有一首《錢塘蘇小小歌》,是齊梁時江南民歌。蘇小小是一位美麗的妓女,歌云: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李賀喜歡這首詩,也擬作一首。不過原詩是歌詠活著的蘇小小,李賀此詩是寫死后的蘇小小。看到幽谷中蘭花上的露水,仿佛見到蘇小小含淚的眼睛。可是現在沒有東西可以和你締結同心之愛了,我這里所有的只有舊時的煙花,現在已不堪剪取了。姚山期有《昌谷詩箋》,注這句詩,引《吳女紫玉傳》的末句“玉如煙然”,毫不相干。董懋策《昌谷詩注》講作“土花煙暗”,姚文燮講作“風塵牢落,堪此折磨”。似乎都講不通。我以為妓女有煙花之稱。煙中之花,是比喻其美而虛空。妓女生時,與人結同心者,惟有煙花;現在已化為亡魂,連煙花都不堪采剪了。以下四句寫蘇小小的服御,生前是錦茵、華蓋、羅裳、玉佩,現在只有草茵、松蓋、風裳、水佩了。然而蘇小小身雖死,情猶在,仍然乘坐油壁車,在傍晚時等待她的騎青驄馬而來的情郎。可是,從夕暮等待到夜晚,徒勞冷翠的燭光,從前在西陵松柏下締結同心的情愛,現在的西陵只有風雨了。冷翠燭,即是磷火,江南人稱為鬼蠟燭。“夕相待”,北宋刻本作“久相待”,也有幾個版本跟著用“久”字,這都是過分相信宋刻本之誤。夕相待,便有鬼氣;久相待,便淺。不過,這首詩的題目,宋本作《蘇小小歌》,我相信是李賀原題。因為《蘇小小歌》已成為樂府詩題,李賀擬作,不會更改。從劉須溪評本以下,許多李賀詩集都已改題為《蘇小小墓》,我以為是改錯了。王琦注本云:“一作蘇小小歌,非。”未免顛倒了是非。張祜也有三首《蘇小小歌》,但另外也有一首《蘇小小墓》。
上一篇:劉禹錫《秋風引》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蜀相》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