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 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 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 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 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 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將戚里空侯伎, 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里, 圓圓小字嬌羅綺。
夢向夫差苑里游, 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蓮人, 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 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 此時惟有淚沾衣。
熏天意氣連宮掖, 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 教就新聲傾坐客。
坐客飛觴紅日暮, 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皙通侯最少年, 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 待得銀河幾時渡?
恨殺軍書抵死催, 苦留后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 一朝蟻賊滿長安。
可憐思婦樓頭柳, 認作天邊粉絮看。
遍索綠珠圍內第, 強呼絳樹出雕闌。
若非壯士全師勝, 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 云鬟不整驚魂定。
蠟炬迎來在戰場, 啼妝滿面殘紅印。
專征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車千乘。
斜谷云深起畫樓, 散關月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 烏桕紅經十度霜。
教曲伎師憐尚在, 浣紗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 飛上枝頭變鳳凰。
長向尊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 貴戚名豪竟延致。
一斛珠連萬斛愁, 關山飄泊腰肢細。
錯怨狂風飏落花, 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 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紅妝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徑塵生鳥自啼, 屧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里愁, 珠歌翠舞古梁州。
為君別唱吳宮曲, 漢水東南日夜流!
〔鼎湖〕指明思宗死?!膊缮徣恕澄魇??!餐ê睢持竻侨?。〔蟻賊滿長安〕義軍占領北京,是誣蔑語。〔綠珠〕西晉石崇家妓?!步{樹〕魏時著名歌女。〔散關〕大散關?!拆^娃〕靈巖山上館娃宮?!矊?xie)廊〕響屧廊。
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的長詩《圓圓曲》,是清初著名詩篇。它譏諷明將吳三桂因寵妾陳圓圓為李自成起義軍所掠而降清,引清兵入關建立新的王朝,吳三桂為清王朝滅了南明,而后他又舉兵叛清;對這位反復無常的投機軍閥,詩篇作了無情的譴責。不過詩人對農民起義軍和明、清兩王朝的看法,都有錯誤的觀點。我們現在是從詩的藝術鑒賞角度出發,對作者的歷史觀點不打算作過多的批判。對陳圓圓其人的經歷,本文只就本詩的內容著筆,也不打算作具體的考證。
本詩開頭四句是寫明思宗因李自成起義軍攻陷北京而死,吳三桂領軍帶孝發喪,在收復北京后又進軍西北。表面上看,吳三桂是明朝的忠臣,而詩人在這里只是輕輕的點了一筆,“沖冠一怒為紅顏”,就把吳三桂因為想奪回陳圓圓而賣國投敵的靈魂予以曝光。接下四句是作者用吳三桂之口,“紅顏流落非吾戀”,來表明其舉兵南下不是為了陳圓圓被俘,而是為君父報仇?!皼_冠一怒”和“紅顏流落”兩句相鄰,意思相反,把吳三桂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都活脫脫的揭露出來。由于作者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對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有所誣蔑,并夸大其驕傲腐化的現象,這是不足取的。總觀以上八句,是揭露吳三桂打著為君親報仇的旗幟,想達到的是奪回陳圓圓的目的。本詩到此可以算第一段。
“相見初經田竇家”四句,是追述吳、陳相見的經過。陳圓圓本來是皇親國戚田弘遇家中的歌妓,田把她轉送給吳三桂。詩篇接下去使用大量篇幅敘述陳圓圓的經歷。“家本蘇州浣花里”,陳是蘇州人,“宮娥擁入君王起”,被選入宮。稱贊圓圓是天生麗質,很可能是美女西施的轉世,所以才被貴戚豪家搶走,圓圓本來想嫁給才子冒襄,所以被搶走時“此時惟有淚沾衣”。盡管皇戚豪家氣焰熏天,盡管圓圓“明眸皓齒”,但是送到宮中還是不被皇帝召見,放出宮后又歸入豪家當歌妓了。在一次“日暮觴紅”的宴會上,因為“一曲哀弦”被吳三桂看中了。“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钡玫絽侨鸬拇箰郏纭傍B出樊籠”??上侨鹨蜍妱赵谏恚荒艹耗涸谝黄饸g聚,“恨殺軍書抵死摧”,“待得銀河幾時渡”。就在這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陣前,雀橋難渡的時候,“一朝蟻賊滿長安”,李自成起義軍蜂涌而入進了北京?!氨樗骶G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闌?!钡教幩阉髅琅?。要不是吳三桂的軍隊大獲全勝,怎能夠匹馬迎回陳圓圓呢?這一段共三十四句,寫陳圓圓的遭遇。前四句寫陳圓圓見贈吳三桂,后三十句寫陳圓圓紅顏薄命,半生波折。
“蛾眉馬上傳呼進”四句,是寫吳三桂在山西追擊李自成起義軍途中得知陳圓圓尚在北京,即忙命人飛騎傳送,吳即張燈結彩,傳呼喝道,簫鼓迎親三十里。并帶領圓圓進軍漢中,“斜谷云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這一段是寫陳圓圓為吳三桂復得,并成為他的隨軍夫人。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八句,寫陳圓圓的消息傳到蘇州,此時他已離家十年了。過去教歌妓的教師,和圓圓的女伴們,都發出了感嘆,“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當年同是歌舞女,如今圓圓燕子變鳳凰。人們往往對酒悲嘆年華易逝,而有人嫁的夫婿竟能封侯封王,這不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嗎? “當時只受聲名累”六句,寫陳圓圓受聲名之累,不斷漂泊,命運象“狂風飏落花”一樣,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有時看來是“無邊春色”,“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是福是禍,是喜是憂,難以分清,只能說是禍能轉福,喜中有憂罷了。這一段是寫圓圓的遭遇在他人看來是福,親身經受者則感到是累。圓圓的富貴實出意外。
從“嘗聞傾國與傾城”到結尾是最后一段,是作者抒發感慨?!捌拮迂M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边@是作者的正面指責?!叭野坠浅苫彝粒淮t妝照汗青?!边@是反面的譏諷。吳三桂為了陳圓圓全家盡成灰土。他是封建社會中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人,陳圓圓的故事被寫入史冊,吳三桂則遺臭萬年。“君不見”以下八句,先以吳王西施的歷史先例,說明吳、陳的恩愛和富貴是不會長久的。再以“換羽移宮”,用音樂曲調的變化比喻改朝換代不可避免,預示吳三桂未來的失敗?!盀榫齽e唱吳宮曲”,這是荒于女色者前車之鑒。“漢水東南日夜流”,歷史潮流不可逆轉,不忠不孝者必將自取滅亡。
本詩選用了重大的歷史題材,如明清改朝換代的關鍵人物是吳三桂,美人陳圓圓事件又是促成吳三桂賣國投敵的重要因素。我國古代文學如詩中提到的吳王夫差和西施;《長恨歌》中的李隆基和楊玉環;《桃花扇》中侯朝宗和李香君,都是在重大的歷史事件背景下的男女愛情悲歡離合的故事。這種題材使人們歡喜講述,樂于評論,易于抒發感慨。其次,本詩用敘事、議論、抒情三結合的寫作方法,也是由題材特點決定的。陳圓圓的故事在人民中間廣為流傳,以它為題材,必然要用大量篇幅敘事,而對這樣重大的歷史轉折,作者必然要加以評論,有所愛憎,很自然要一唱三嘆感慨一番。再次,本詩使用典故也值得注意,用典故作比喻、對比,更能增加作品的藝術效果,或議論時作為有力的論據。用典是吳梅村詩歌的一大特色。此外,詩中也使用了想象夸張等手法。如浣紗女伴的寫入,顯然是詩人的想象。“一斛珠連萬斛愁”,無疑是夸張的寫法。詩人還使用了冷嘲熱諷,有正面直指:“沖冠一怒為紅顏”;有反語相譏:“一代紅妝照汗青?!?br>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論述梅村詩歌:“少作大抵才華艷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暮年蕭瑟,論者以庾信方之。其中歌行一體,尤所擅長,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韻為深,敘述類乎香山,而風華為勝,韻協宮商,感均頑艷,一時尤稱絕調?!?(劉世潭)
上一篇:《君難托·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如夢令·宋·李清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