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小沖山 立春》
誰勸東風(fēng)臘里來。不知天待雪,惱江梅。東郊寒色尚徘徊。雙彩燕,飛傍鬢云堆。① 玉冷曉妝臺。宜春金縷字,拂香腮。②紅羅先繡踏青鞋。春猶淺,花信更須催。③
【注釋】 ①彩燕:用彩色絲綢剪作的燕子,為古代婦女立春日佩戴的一種裝飾品。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戴之,貼宜春二字”鬢云:形容鬢發(fā)盛美如云。②宜春:即宜春貼,古代立春日祝頌新春的帖子?!哆|史·禮志》:“立春,婦人進(jìn)春書,刻青繒為幟,象龍御之,或?yàn)轶蛤埽瑫鴰迷弧舜骸!苯鹂|字:用金絲繡成的字。③花信:開花的信息。
【譯文】 是誰勸東風(fēng)在臘月里就吹來。豈不知天公正要下雪,欲催江邊梅花開。城東郊外冬寒景色還在徘徊。成雙的彩紙燕,飛上雙鬢云發(fā)戴。晨起梳妝冷氣猶襲玉鏡臺。宜春帖子繡上金線字,脂粉抹在香腮。紅羅綢緞先繡好踏青尋春鞋。春色還淺,甚盼花信早把春花催來。
【總案】 這首詞寫于新春第一天,是一首熱情洋溢而又含蓄雋永的頌春詞。詞中寫一位閨中女子清晨盛妝打扮迎接新春來臨的情景,表現(xiàn)出愛春、盼春的熱烈情緒,同時也反映了古代婦女祝頌新春的風(fēng)俗。開篇寫梅花怨惱東風(fēng)欲掃殘冬而來,使天氣轉(zhuǎn)暖不能下雪,似乎怨春來得太早,但作者的本意卻在表現(xiàn)閨中人盼春的心切;緊接著用比擬的手法,直接描摹閨中人的迎春妝扮活動,又是佩帶彩燕,又是貼宜春字,又是繡制踏青鞋,這一連串動作,顯得那樣自然利索、熱情奔放,其中飽含著閨中人對于新春的良好祝愿,洋溢著喜不自禁的情調(diào)。然而畢竟立春之日寒色尚重,所以詞末說:“春猶淺,花信更須催。”準(zhǔn)確傳達(dá)了閨中女子盼望春暖花開的迫不及待的心理。
上一篇:黃庭堅(jiān)《定風(fēng)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薛昭蘊(yùn)《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