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早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①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釋】 ①駝褐:用駝毛制成的上衣。闌干:橫斜貌。
【譯文】 晶瑩的曉露,沾濕衣衫,帶來一陣微寒。夜猶未盡,滿天星斗縱橫,分外明亮璀璨。馬蹄踏過寂寞無人的小橋,踏不醒依稀殘夢,惺忪睡眼;四處靜悄悄,只有稻田深處,響起蟲聲一片。
【集評】 今·霍松林:“詩人通過感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讀者通過‘通感’與想象,主人公在馬上搖晃,時醒時睡,時而睜眼看地,時而仰首看天,以及涼露濕衣、蟲聲入夢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態變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動或靜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現眼前。”(《宋詩鑒賞辭典》第859頁)
【總案】 《南宋群賢小集》第十冊張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曉行》詩,跟陳與義這首詩大同小異:“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路入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大約張良臣很喜歡陳與義這首詩,特別羨慕后兩句,于是把“寂寞”改為“路入”,“稻田”改作“豆花”,改頭換面,據為己有。但因缺乏陳與義那種真實的早行經驗和敏銳的感受力,改過之后,詩變成單純的客觀景物的鋪陳,即便寫人的一句也因“入”字和“過”字的重復而顯得別扭,詩中人的各種微妙感受蕩然無存。“點鐵成金”的愿望不幸變為“點金成鐵”的結果,這是對那種“抄書以為詩”的創作方式的極大諷刺。“早行”也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原型”,唐、宋詩中有不少佳作。陳與義這首詩的獨特之處是,在景物描寫中注入了詩人一系列微妙的主觀感受,把讀者帶進了一個清涼、寂寞而又寧靜的感覺的世界。
上一篇:文同《早晴至報恩山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早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