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蕙百余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元和五年(810),韓愈為河南令,李賀(時年21歲)應河南府試,作《十二月樂詞》。《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寫得神采飛揚,上天入地,高瞻遠矚,學識的豐富、內容的高蹈和詩才的淋漓瀟灑,非三家村秀才所能夢見。這里選的《三月》為其第三首。
《三月》寫春末時皇家浩浩蕩蕩驚天動地的一次短途旅游,以冷雋之詩筆略作點染,而皇家氣派、宮中冷暖和與人民隔膜之深盡出。
前六句寫得無限狐疑。花城柳暗,復宮深殿之中,宮女們換上了新翠舞衫,新衣潔凈如水,宮女們興高采烈。三四句“光風轉蕙百余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光風轉蕙”用《楚辭》,王逸注,“光風,謂雨已日出而風,草木有光而動搖也,轉,搖。” “暖霧驅云”,氣暖宜人,霧而不云,此正旅游最佳時。“百余里”、“撲天地”,見上下四方之廣闊。詞句漂亮細致而周到貼切,野游前氣氛渲染十足。因未點事,頗有箭在弦上的緊張,造成懸念。章法頗具匠心。
后四句寫宮廷野游隊伍出發,尚未點明旅游,很含蓄,諷諫之本意隱藏很深,可見詩人風格的多樣。“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鑾輿出游,從行宮女淡掃蛾眉,改著軍裝,這不過皇帝一時高興的新花樣罷了。“夾城”,指皇家專用、外人不得而知的一條穿長安城而過的通道。史載,開元二十年,自大明宮(在長安東北角)筑夾城通曲江芙蓉園(在長安東南角),途經通化門、春明門、延興門,越樂游原,大概是沿城墻而筑的一道夾墻復道,長達數十里。皇家野游隊伍行其中,外面頂多有時見到高挑的搖搖錦旗。詩人描寫的即野游隊伍南行時普通人在夾城外所見景象。末聯,“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皇家游樂隊伍抵達曲江芙蓉園后,皇帝似乎意猶未盡,又離曲江前往不知何處繼續野游。詩筆未隨前行,而是折回大明宮苑,但見一片冷落,梨花落盡,“滿眼春”是適才見的景象,轉眼間陡變成“秋苑”了。足見這種繁華樂逸是難以長久的。語已盡而意未足。
上一篇:張喬《河中鸛雀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張喬《河湟舊卒》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