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儆《寓壺源僧舍三絕(其一、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風檐淅淅褪新青,書展殘燈翳復明。②
讀罷《離騷》還獨坐,此時此夜若為情。
悶來掩卷已三更,風露涓涓月滿庭。③
閑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④
【注釋】 ①寓:寄居。壺源:未詳何處。僧舍:佛寺。②翳(yi義):目病引起的障膜。③涓涓:水緩緩流動滴落。④沖:撞。
【譯文】 在房檐下淅淅的夜風聲中,草木的新青之色正悄悄消褪,秋天即將降臨。在暗淡的殘燈下,專心致志地展卷夜讀,昏眊的雙眼竟也看得清楚。讀過《離騷》之后寂然獨坐,在這沉靜的時刻,孤獨的夜晚,情感似乎已被深深打動。
郁悶之情涌起難以抑止,掩上書卷才知已是三更天氣,清風中涼露滴落,月光滿庭,讓人倍覺凄清;為消愁解悶,隨意撲打流螢,無意中撞上暗影中的樹木,頓時點點螢火從高高的樹梢上飄落,宛如夜空隕落的顆顆寒星。
【集評】 今·顧之京:“詩人以光與聲反襯暗與靜,再以環(huán)境的暗與靜反襯心情的起伏難平,確是反襯手法在詩歌中的妙用。”“疊字頗具特色”。(《宋詩鑒賞辭典》第911頁)
【總案】 詩人以“風檐”、“殘燈”、“月露”、“流螢”為素材,構筑成更深夜靜讀《離騷》的清幽意境,而在清寒靜寂的氛圍中,讀者卻可以強烈感受到詩人胸中洶涌激蕩的感情波瀾。以環(huán)境之“靜”反襯心境之“動”,手法高妙。
上一篇:劉筠《宋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晏殊《寓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