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再登賞心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②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③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④
【注釋】 ①賞心亭:在今南京市。北宋丁謂建,在“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詩題一作《游賞心亭》。②六朝:指曾建都于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等六個朝代。海門:入海口。又江蘇有海門縣,為五代時置,當時扼長江入海之處,故指此亦可。③《玉樹》:即《玉樹后庭花》曲,為陳后主陳叔寶制,他沉湎聲色,后國破被俘。黃旗:皇帝儀仗所用之旌旗。此指帝王氣象。王氣:舊指王朝之運數(shù)。黃旗王氣昏,猶言陳王朝壽終正寢。
④悵(chang唱)然:失意、惆悵貌。芳樽(zun尊):散發(fā)著芳香的酒器。
【譯文】 登亭遠眺,六朝往事如煙,只有遺跡點點留存;古城高聳,鎮(zhèn)住那東去入海的大江,江水浩蕩,呼嘯涌騰。醉眼朦朧,萬里江山似迎面飛奔;舉杯遣懷,九秋天地又引發(fā)我詩興陣陣。此時此地,仿佛響起了《玉樹后庭花》的歌聲,令人驀然想起,當年陳叔寶國破身俘基業(yè)崩分。時光飛逝,人事變遷,唯有舊時風物陪伴今人。我只能借酒澆愁,卻低徊惆悵,感慨深沉。
【集評】 清·侯廷銓:“寫出賞心二字。”(《宋詩選粹》卷六)今·劉乃昌:“本篇大筆勾勒賞心亭風物,由眼前景象引出對前代歷史教訓的凝想,從而抒感遣懷。視野空闊,意境蒼涼,感慨深沉,不同于其他的搞藻敷采之作。”(《宋詩鑒賞辭典》第190頁)
【總案】 此為登臨懷古之作。前半以寫景為主,寫登亭之所見;后半以抒情為主,發(fā)登臨之感嘆。前為鋪墊、引子,后為全詩重心之所在。歷來以陳后主制《玉樹后庭花》艷曲、沉湎聲色,終致敗亡史事諷喻勸戒之作甚多。如李白“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金陵送別范宣》);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許渾“《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金陵懷古》)等皆是。相比之下,諸人均述及具體史事,諷諭尖銳,而王珪此首卻未再追述史事,諷勸亦較為隱曲含蓄。
上一篇:道潛《再游鶴林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吳潛《占春亭即事二首(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