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望海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②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注釋】 ①望海樓:宋時在鎮江城內,登樓可觀金山之景,樓有蔡襄所題“望海”二字。②鐵甕:即鐵甕城。《丹徒縣志》記載,縣城(今鎮江)的子城又名鐵甕城,相傳為吳國孫權所筑。縹緲(piaomiao)飛樓:隱約可見的高樓。縹緲形容極高。杜甫《白帝城最高樓》中有“獨立縹緲之飛樓”的詩句,為此句所本。
【譯文】 高聳入云的鐵甕山啊,上摩青天,若隱若現的望海樓,百尺相連。三峽的濤聲流到了筆底,帆影帶著六朝繁盛落在酒杯之前。傍晚,一陣嗚嗚的畫角聲催落了嫣紅的夕陽,寧靜的滄洲泛起了茫茫的白煙。忽然回憶起以往的賞心樂事,卻不知而今何在?呵,春風、秋月,都是一片茫然!
【集評】 今·顧之京:“詩人寫景選擇了不同的立足點——遠近、內外、上下,不同的視線——仰視、俯瞰、遠望,因而構成寫景的不同角度,繪成多種特色的畫面,展現出望海樓既有高峻雄奇的氣勢,又有久遠博大的蘊含,還具有雋美淡遠的逸韻。米芾在此確是充分發揮了他畫家之所長。而夸張的寫景手法把那些難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體化了。”(《宋詩鑒賞辭典》第627頁)
今·范寧、華巖:這是一首題畫詩。……作者這首詩不僅重現了畫中的境界,而且表現了畫家峭拔的筆法,擴展了畫面的容量。詩中用‘三峽’與‘六朝’、‘幾番’與‘無事’對仗,呈現出一種粗獷的風格。(《宋遼金詩選注》第178頁)
【總案】 米芾是一位著名的畫家。這首詩寫望海樓形勝,意象鮮明,可謂“詩中有畫”。首聯、頷聯、頸聯,都以畫家的筆觸,創造出十分具體生動的意象,尤其是頸聯兩句,更以色彩對比,使詩具有了一種畫面美。詩雖然是寫望海樓,但并不拘泥于對樓本身的描寫,而映帶了山河的雄奇和歷史的興亡。尾聯則歸結到抒情主體的意緒和感受,從描繪到抒情,使詩更見出立意的深婉。
上一篇:曹勛《望太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楊萬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