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駒《夜泊寧陵》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汴水日馳三百里,扁舟東下更開帆。
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寧陵月正南。①
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毿毿。②
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
【注釋】 ①杞國,今河南杞縣。寧陵,今河南寧陵。②毿毿(san 三):細長貌。
【譯文】 汴水奔馳,三百里路一日間;一葉扁舟,順流東下揚起風帆。清晨告別杞國,風兒微微偏北;夜晚停泊寧陵,月亮掛在正南。岸邊老樹挾著霜葉,窣窣作響;堤上寒花滴著清露,細長凋殘。我茫茫然不知身在何處,只見得水色天光一片蔚藍。
【集評】 宋·蔡正孫:“子蒼有《過汴河》詩云‘汴水日馳三百里’云云,人有問詩法于呂居仁,居仁令參子蒼此詩以為法。”(《詩林廣記》后集卷八)
元·方回:“‘扁舟東下更開帆’,此是詩家合當下的句,只一句中有進步,猶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五、六亦工。”(《瀛奎律髓匯評》卷十五)
清·紀昀:“純以氣勝。”(同上)
清·許印芳:“子蒼此詩大似東坡。起法尤峭健,非斬盡枝葉者不能如此落筆。”(同上)
清·賀裳:“宋人極稱此詩,然亦閑于情致,而減于氣格。”(《載酒園詩話》卷五)
今·莫礪鋒:“頸聯稍有生硬的傾向,但全詩的風格是曉暢明快的。這種風格在早期江西派詩人的作品中比較少見,而在后來的江西派詩人如呂本中、曾幾等人的作品中比較常見,其變化的端倪可以說是始于韓駒的。”(《江西詩派研究》第90頁)
今·賴漢屏:“詩寫水行風光,情景渾然一體,不假挦扯,……開承轉合也確有妙諦。……汴水,夜月,老樹,寒花,構成了一個蒼茫幽眇的意境。”(《宋詩鑒賞辭典》第742—743頁)
【總案】 韓駒少年受知于蘇轍,而享譽詩壇,但終因蘇氏牽連而被貶謫。南宋初,出知江州(今江西九江)。這首詩大概就作于赴任途中。韓駒名列江西詩派,但他很具個性,人稱“非坡非谷自一家”(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后集卷二《陳郎中贈韓子蒼集》)。這首詩正是這樣。它通過對沿途景物繪聲繪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身遭黨禍、茫然若失的心情,使得情景融為一體。同時,這首詩還極具章法。首聯大開,寫舟行迅速;頷聯緊承首聯,并作補充,頸聯寫景,承上啟下;尾聯回應首聯,綰結全詩。通篇回環勾連,又圓通自然,這正是它的可貴之處。
上一篇:劉過《夜思中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施樞《夜泊黃灣》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